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严查“节日病”更要防微杜渐“治未病”
时间:2016-09-18 13:55:06  来源:荆楚网  作者:安子州 

    中秋国庆期间,各地各部门为严防“四风”反弹回潮,通过曝光通报、建章立制、明察暗访等方式,狠刹公款吃喝、收送红包节礼、滥发津补贴等不正之反腐专家认为,在重要节庆期间,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体现了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塑党风政风的决心和担当。(9月18日新华网)

  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往往成为“节日病”的易发高发时段。刚刚过去的中秋,各级各部门又打了一场治理“节日病”的攻坚战。战斗虽告一段落,反“四风”的整个战役仍在继续。与集中精力抓节点、打攻坚战相比,关口前移抓日常、打持久战同样重要,任务更为艰巨。

  “节日病”是一种“慢性病”,发病在节日,染病在平时。选择重大节日,加大整治不正之风的力度,是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经验。实践证明,经过持续3年多的正风肃纪,干干净净过节的风尚渐成气候。但从以往经验来看,节日期间往往是“四风”问题的“拥堵点”。一盒月饼、一提茶叶、一次饭局,看似简单的“人情往来”,却很可能是触碰纪律底线的“微小起点”。因此,要刹风肃纪,就要动真格,就要不放过每一件小事。

  很多党员干部以前没见过因为一餐饭、一顿酒、几张卡、几日游而丢乌纱帽的,而现在呢,成为了常态。由此可见,转变作风,必须从狠抓节点入手,这也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重要途径。从端午抓粽子,中秋抓月饼,元旦抓贺卡等等,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早抓小、步步为营,让公职人员在“8小时内外”都感受到监督的压力,让过节回归简单温暖的本来氛围,让违纪者为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付出应付的代价。

  当然,必须认识到,“节日病”是一种“慢性病”,发病在节日,染病在平时。也就是说,制度的落实关键还在于坚持,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整个群体的习惯。一开始可能很多人在观望,看这些规定能撑多久。可是这么长时间下来,八项规定不仅坚持了,而且还越来越细,自然会改变他们之前所习惯的模式,也就能够在全社会中形成浓厚的廉洁氛围,使廉洁观念深入人心,使每一天都充满阳光。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现阶段,一方面,必须通过严惩的方式,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和震慑力,让歪风邪气没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保持监督执纪问责高压态势,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公事无小事,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规定,正在呈现出一个越织越密的“制度之网”。只有抓早抓小、治在平时,方能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引领下,涵养正气朝气,祛除邪气暮气,维护党员干部健康,让节日风清气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