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小”变化看“大”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成效初显
时间:2016-09-08 11:10:02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林培 

   “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是针对现有城市问题提出的,目的是解决环境与建设之间的矛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分院副院长谢映霞一再强调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状况不同,试点内容各有侧重。

  “国家搞试点就是要‘花钱买机制’。”据谢映霞介绍,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试点建设,在区域性片区探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机制和建设模式。“为此,在选择试点城市时,既考虑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考虑了南北方的气候不同,涵盖了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

  现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成效如何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海绵城市是一个改变未来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性理念,发达国家也广泛认可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这一理念,在近期召开的国际学术大会上,欧美国家均邀请来自中国的专家介绍情况。”清华大学教授贾海峰从试点区域发生的显著变化介绍了现阶段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今年极端天气频现,全国降水量相较往年明显增多,因此,能否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成为社会各界衡量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情况的最直观标准,但最终还要百姓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认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所取得的效果。谢映霞认为,城市内涝是强降雨导致的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城市的弹性和应对能力,将内涝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

  今年7月20日,北京市出现特大暴雨,雨量和2012年“7·21”基本持平,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北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环路的近70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了改造,综合采取渗、滞、蓄、排等措施,提升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今年,城市内经过改造的立交桥区没有再出现内涝积水。

  四川省遂宁市通过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使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有效控制。以往,一下雨小区就淹水没腰的情况得到改观,使百姓雨期出行不受水害影响。

  陕西省西咸新区在沣西新城试点区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在同样的降雨条件下,沣西新城无明显内涝,而对面的沣东新城则出现大面积内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实例足以证明,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够明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城市黑臭水体发生的变化,也可以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试点建设效果。

  湖南省常德市市区的穿紫河原来是一条黑臭河道,沿岸居民对此意见极大。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后,综合采取调蓄、生态净化等海绵化措施,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同时带来了周边的环境和品质大幅提升。

  水为生命之源。水资源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既有利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为百姓带来实惠。

  例如,在北京市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周边道路及广场雨水收集净化后,替代原来的自来水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浇洒。同时,北京还探索在居民小区内将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冲厕,既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又使百姓节约自来水的花销。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很多试点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如江苏省镇江市、山东省济南市等采取“海绵+N”的做法,即将建筑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与燃气、热力、水电改造及停车位增建等同步实施,既节约了改造成本,又提升了小区环境和舒适度,很多百姓看到成效后,主动请求政府优先对自己的小区进行改造。

  江西省萍乡市金螺峰公园通过采取海绵化改造措施消除了积水问题,方便周边居民健身活动,受到百姓广泛赞扬。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能够带来环境的改善,还能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贾海峰说:“通过试点工作,很多与海绵城市相关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工艺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建设了海绵城市产业园,吸引国内海绵城市相关生产企业入园,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贵州省贵安新区依托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立了中英生态文明创新园,与有关企业成立了新型透水材料的生产基地。

  江西省萍乡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推动本土砖瓦生产企业升级转型,透水性建材市场扩展到全省及临近省份。

  “这些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变化,都是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力证明。而且,海绵城市建设给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建成海绵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进过程中,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质量第一。”谢映霞强调,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推广,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目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