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网上曝光的视频中,一名被称为山东省临沂市郯城李庄镇李庄二村村主任的男子,反复强调学生申请助学金签字要和其家庭拆迁挂钩。郯城县李庄镇政府经调查回应称,已对视频中的村负责人工作态度不端正给予严肃批评教育。
不拆迁就不给你签字,“拆迁跟什么都挂钩”……这样的野蛮逻辑,着实让人愤怒。视频曝光后,当地镇政府回应称,涉事女学生周某曾因申请助学金不符合条件被退回,村里不签字是因为该生不符合助学金的申请条件。这个理由同样让人难以理解,因为从视频来看,假如不签字是由于周某不符合条件,那么为何要一再强调“不拆迁就不签字”呢?难不成只要周某家里同意拆迁了,即便她不符合申请助学金的条件,村里也是可以签字的吗?
本以为,与拆迁有关的新闻可以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尤其是2011年颁布实施最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后,拆迁可以慢慢走上程序化、法治化之路,拆迁也可以符合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料,发生在山东临沂的这起“拆迁挂钩一切”事件,又把公众对于拆迁的想象拉回到现实世界。这句话虽然出自一个村干部之口,却反映了一些基层政府和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拆迁的最真实理解,以及对拆迁手段的娴熟运用。
在“拆迁挂钩一切”的逻辑下,很显然的问题是,不管女大学生周某是否符合申请助学金的条件,当地村镇都确实存在“拆迁挂钩一切”的思维。而且就目前来看,当地还只是将拆迁与签字办事儿进行挂钩,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刁难、制约村民的“挂钩”手段和行为,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给出答案。
无论如何,“拆迁挂钩一切”背后的权力逻辑都值得警惕。这种霸道而张扬的权力逻辑,本质上暴露出了当下基层治理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在政绩指标的压力下,基层权力正在野蛮扩张。就像新闻中那名女生所说,签字是一回事儿,拆迁是另一回事儿,但村负责人却非要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完全是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力张狂架势。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和机构的权力张狂,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公民的权利空间日渐逼仄,而这里所谓的“不拆迁就不签字”,还仅仅是公民权利被侵害的一个表现,现实中恐怕还远不止于此。比如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广东一些地方出台规定,公务员本人或亲属不配合拆迁工作,将在考核中被“一票否决”,将拆迁与个人政绩挂钩;山东某地镇政府规定,“不同意拆迁就不给落户”,这是将拆迁与落户挂钩……为了达到拆迁的目的,一些基层政府或村组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粗暴而低劣的手段,着实让人厌恶而又恐惧。
为什么会有“拆迁挂钩一切”的权力逻辑?主要还是因为拆迁工作与一些基层官员的仕途挂了钩,他们把拆迁当作自己的一种政绩,当成自己获得上级肯定的一次机会。当下,拆迁、开发、建设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这是由我国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土地财政”决定的。一些地方政府必须在拆迁和土地熟化的基础上出让土地,也就不得不患上严重的“拆迁依赖症”。“拆迁依赖症”严重损害了公权力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严重影响了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处理一两个放言“拆迁与什么都挂钩”的村干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改变“拆迁挂钩一切”以及背后的“拆迁依赖症”。这不仅仅是一道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更是一道关于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法治中国的复杂命题。
要破除“拆迁挂钩一切”的权力逻辑,必须从把拆迁与基层政府和机构的政绩脱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