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五六万,返乡的一两万”,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返乡。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返乡农民工的数量虽然在增加,但是很少有农民工真正回到乡村的老家。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记者近期采访了十几位返乡农民工,发现故乡带给这些曾经的“游子”们的也并非都是美好。(7月31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返乡农民工、返乡家庭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这说明乡村的生活在变好有了新的吸引力,那种以留守孩留守老人为主的空心村现象会有了改观。但读了报道后,现实的乡情状况仍不容乐观。
从返乡农民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回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一是回乡照顾老人孩子和土地,便于尽责。二是一些年纪偏大的农民工被老板间接裁员,少壮民工为了控制家庭婚姻风险而回家。三是根深蒂固的归根意识促使农民回乡,城市永远只是别人的城市。
目前回乡农民遭遇到“两难”:一是缺少致富途径和婚恋机会,回县城的多回乡村的少。二是缺资金、缺经验、缺人脉,返乡创业看起来美做起来难。除少数农民工继续回到农村耕作,大多数年轻农民集中在县城附近工作生活。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新一代农民工不愿种田也不会种田,出现了断层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的就业创业环境都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这给当下农村发展提出了有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云南曲靖返乡农民工的情形可说是全国农民工返乡图景的一个真实的缩影,这样的困境应该只是一个过渡期的综合体现。对农民工的返乡,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不能让其成自生自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应是更多民工的“农家乐”景象,而不是一种苦逼的新“乡愁”。
针对目前农村的一些困境,一是要加大乡村城镇化建设,积极改善新农村环境建设,消除城乡差别。二是加大农村返乡农民创业扶持力度,消除一些制度瓶颈,让创业农民能在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多方面得到帮扶。三是多召开一些针对返乡农民的培训会招聘会,多提供适合农民工作的一些岗位。比如养殖业,服务业、制造业、物流产业和零售业等行业的就业。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最美乡村”是其应有的底色,多年的打工潮造成农村谁来种田的问题,以及诸多的养老教育系列新问题都有待于破解。但破解前提条件还是人的因素,没有返乡的农民主体,也就没有了舞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角。现在出现农民返乡回流新动向是一个可喜的信号,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引导,积极点燃返乡农民的回巢建设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