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约车新政是改革与稳定的双赢
时间:2016-07-28 16:35:02  来源:凤凰网  作者:刘远举 

    3954d2e5f5872311bf194e76446da4a3.jpg

    社会关注已久的网约车新政终于出台。整体上看,此次新规,制定了新的运营车辆类别,把网约车车辆的报废里程提高到60万公里,为私家车参与分享经济留下了空间,肯定了网约车的合法性,长久以来的争论尘埃落定,是李克强总理多次呼吁的分享经济在中国的一大发展。

    此次新政是大的改革力度与稳定的双赢。
 
    长久以来,让政策制定者犹豫的是,改革力度太大,对既有利益伤害太大,会引发抱怨、对立,影响市场,具体到出租车市场,会引发群体事件。不过,实际上,新技术与市场已经不等政策,已经事实上改变了中国的出租车市场格局。在很多城市,网约车虽然没有最后的一纸凭证,但已经大量的存在。比如,此次北京大暴雨,打不到车的抱怨已经很少了。从这个角度上,在这一领域,改革力度越大,反而对现实的改变越小,风险越小。

    此次新政,是中国模式理应呈现出来的优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技术赶超,中国接下来不仅仅是面对成熟的技术转移,而是要面对不确定的创新与产业提升,“中国模式”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创新,是否能做好新结构经济学所说的“因势利导”?

    理论上,中国模式的优势在于压低协调成本,促进交易的发展。这些能力如果能应用恰当,在中国,创新应该更加顺利。比如,在欧美国家,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工会就是Uber等智能出行创新的阻力,那么,没有工会的压力,相对已经非常明确可行的“互联网+”的新趋势,产业升级应该更快,更顺畅。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我们过去常说,在信息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在,我们很可能就站在这样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

    此次新政,把滴滴、易到这样的公司,从基层管理者的权柄下解救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改善产品,甚至走向国外。某种程度上,中国模式能否处理好新经济、“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不但关系到在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能否走出去,更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提升。

    此次新政,是自下而上的“边缘改革”的胜利。

    边缘改革,一直是推动中国过去30年重要改革的真正力量。这种边缘改革,首先是底层个人、企业自发的进行改革,然后这种自下而上的,有利于改善劳动者和微观生产积极性的体制探索,得到中央认可,并自上而下的在全国范围的推动,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简政放权,不光在于由上而下的改革意愿,更在于由下而上的权利生长。所谓的边缘改革,换个角度,就是尊重市场的首创精神,更多的倾听民间的呼声,让民众更多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规还是有一些旧的管理体制的痕迹,比如县级的许可,人为增加了企业的行政审批成本。这实际上向县一级的相关机构输送了大量的寻租空间。今后如何防止权力寻租,是相关领域高层部门的一个挑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