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身份卑微的“德国制造”,在英国工业雄霸天下的时代,毅然崛起并取而代之。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占比超过50%,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此等表现,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是《财经》杂志记者华璐、沈慈晨赴德国制造业百年企业的“朝圣”之著,翔实地讲述与还原了“德国制造”在百年起起伏伏中的精彩故事,以及“德国制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德国制造”对于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而言,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德国制造”向来以质量闻名,堪称“品质保障”的代名词。在国际上,平均每10家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中,就有6家生产高端机械产品。所以,德国制造,代表着高标准和近乎“偏执”的严要求。一如华璐、沈慈晨在书中所言,CFT的故事也许正是“德国制造”的一种写照。在德国,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下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秤面条的分量。对于标准的依赖、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必然反过来提高标准的精度。德国人的精确主义,必然会带入其制造业。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差不多”,既表现出中国人驾驭的“不确定性”,也显示了“中国制造”的不求精确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企业走路,政府铺路。举目全球,“德国制造”美誉远扬,并正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战略,激荡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德国制造,是国家战略。首先,政府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其次,德国企业“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此所谓“大业”特指“大事业”,在业内有地位、受尊敬。这些大业者,有些今天仍是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都是行业的全球领袖。“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备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内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内——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被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称之为“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目前在全世界约有3000家隐形冠军,其中有超过1500家在德国,他们是德国Mittelstand中的佼佼者。华璐、沈慈晨认为,这些“隐形冠军们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所以,“中国制造”不应急于炒“概念”,而应静下心来把德国企业最传统的精华学会。西蒙教授认为,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专注(focus),即在产品和业务上选择“做深”,而不是“做广”。简言之,对德国工业4.0的经验要本着“学标杆、找差距、谋发展”的战略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仔细分析我国各行业、企业现状,进而提出具体改进方向和措施。
“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一如德国大众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所言,德国企业文化中总是把质量放在至高的地位,既不会因为追求先进而追求先进,也不会为“高大上”而“高大上”。这是德国企业的显著特点之一。一如华璐、沈慈晨在书中所言,“德国目前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达到工业3.0阶段。德国企业的某些关键工序甚至停留在1.0至2.0之间。”比如,全球最大工程机械用关键零部件公司凯奥集团,其液压件铸件清砂工序,还由很年长的工人慢悠悠手工进行。德国佬为什么不采纳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数字化呢?其中的奥妙值得思考。当然,德国制造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还在于“质量”和“创新”。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
制造虽易,质量不易。且行且珍惜。“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日前,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中,华璐、沈慈晨从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入手,依次从探寻——解读——思考三大维度展示和分析德国制造的成功历程,内容涵盖德国百年制造业的产业制度、文化环境、创新机制以及背后的教育、养老等与德国百年制造密不可分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影响因素。当“工业4.0”上升成为德国的民族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路在何方,不但要看企业,也要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