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课程考试题型单一、试题过于简单”“考题与往年重复率高”“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得高分影响公平”“部分通识课授课方式传统”……这些尖锐的意见来自兰州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兰州交大”)3名本科生写给校长和教务长的3封建议信。 学生对考题不满,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简单,这样一封公开信在兰州交大引发了师生的广泛讨论。(5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客观而言,考试题型单一、试题过于简单、与以往重复率高,的确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校生考题的重要弊病,甚至说就是一个“潜规则”“明规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集中代表了时下高校“考题之弊”,是长久以来许多高校存在诸多突出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当这样的问题经由在校的大学生之口说出,还是能足够引起社会关注和我们反思的。
针对高校“考题之弊”,消息引热后,舆论一个重要的指向就是这集中凸显了时下不少高校教学成效体制机制的僵化和不够与时俱进与科学。无疑,这样的论调的确是掐中了时下高校“考题之弊”存在的深层关键因素,的确需要有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但笔者以为,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也是导致时下高校“考题之弊”存在的直接因素,那就是高校“教育懒症”的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存在。
众所周知,时下高校存在的一个广受诟病的现象就是,在浮躁的时代背境下,一些高校的教师不能够也不愿意真正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如何把课备好、如何吸引学生积极来听课、如何让学生学习掌握真正的文化技能等,而是一心钻研如何才能走穴多赚外快,或是如何才能拉到好的科研项目、争取最多的科研经费等,或根本就是懒于教学研究,平时胡乱应付教学,使自身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最重要的第一位教学任务却被放在次要地位。
俨然,这是把应该的教学主业变成副业,把其他副业、业余变成主业,荒废了对学生必要及时的学与教,但又迫于学校一些简单的教学业绩评价,比如学生考试的过关率、优秀率等考核,于是钻学校教学成效考核体制机制的空子,利用自己有自主出题权等机会,出一些简单、重复的题,甚至有意无意的透露考题、考试范围等,让平时不很好学习的学生临考冲刺,也能提高过关率和优良率等,为自己平时的“教育懒症”涂脂抹粉和掩盖,就成了一个必然的方向。
由此可见,有关高校教学考核体制机制的不足和漏洞,是所谓高校“考题之弊”存在的根因,但也不能忽视的是,正是有了一些高校老师患有严重的“教育懒症”,才使得客观原因、主观因素融合,最终导致了高校“考题之弊”的最终形成和长期存在。也正为此,我们在检讨分析高校“考题之弊”这一现象时,根本上的高校教学考核体制机制的不足和漏洞固然需要有关方面的力治力改,但同时也要就高校有些老师存在的“教育懒症”精准分析,对症下药。
而这,除了完善高校教学考核体制机制加以遏止和纠治,显然还需要通过针对产生“教育懒政”的根子,比如限制高校教师走穴、教学与科研有效分离等,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对直接的高校教学考核体制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完善,但“教育懒政”发生的根子或动力还在,就难免让即便完善后的高校教学考核体制机制仍效果难彰,或干脆被新式的“教育懒政”规避,进而变形的高校“考题之弊”依然延续或变相存在。毕竟,再严的教学成效考核机制,也很难穷尽或完全堵漏“教育懒症”之下的“考题之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