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的由来
“大锅饭”的概念产生于1958年的社会变革。“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要大跃进,农业要大跃进,社会也要大跃进。每个人民公社有农业、工业,有科研机构,有大、中、小学和托儿所,有医院,有商店和服务行业、交通业,还有公共食堂。公社化社会改革在农村率先进行。农村土地归人民公社所有;农村劳动力归人民公社所有;农村公民成为人民公社社员。人民公社施行统一管理,公社内有大队、小队等编制,大队通常是原有自然村,下分若干小队。以小队为单位,社员每天一起上工,一起下工;社员家的所有粮食交人民公社掌管,开办大食堂,社员在大食堂吃饭,这被称为“吃食堂”、“吃大锅饭”。
“人民公社”是一整套新概念和新生活方案。“人民公社”要使人们同吃同劳动、过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新概念怎样落地?新生活方案怎样实施?各家交出自家的粮食一起吃,这是新鲜事;不是一家人要长期在一起吃饭、一起干活,这是新鲜事。“民以食为天”,吃是重要的,吃什么,怎么吃,都是重要的。俗话说:“众口难调”。大食堂的大锅饭要能吃得热乎是很不容易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很快就散伙了。大食堂的关闭使人民公社一整套新概念、新生活方案出现了“乱码”。生活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以这样或那样的概念来带动生活往往会把生活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本来要努力实现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却莫名其妙地使人类社会变成“商品社会”。“食堂大锅饭”虽然取消了,“大锅饭效应”却突出而持久,至今“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