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三亚用水紧张 城市人口激增考验城市管理水平
      时间:2010-07-16

d7d8f5983fbe83440b7687229a26d60f.jpg

专家建议:三亚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考虑“提前量”三亚求解: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5年推进166个项目打造“升级版”三亚

水库蓄水骤减,三亚Ⅲ级供水预警,人们的心悬了起来。

除了老天爷不帮忙,供水紧张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外来人口剧增,这些原因使三亚的供水压力达历史峰值。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三亚作为第二居住地、度假地、过冬地,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给三亚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除了供水紧张,交通拥挤、环境卫生、城市违建等问题让三亚管理层绞尽脑汁。

这就好比一道复杂的“人口方程式”——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增多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成了一道全新题目。

难题从供水说起

 今年5月份以来,停水成了三亚部分街区居民的平常事,位于半山腰的临春社区6组更是停水2个月,居民们每天外出挑水,正在盖房子的居民甚至买回超级大桶盛水用于施工,狭窄的村道上穿梭着驮着大水桶的摩托车。

受到停水困扰的不止临春社区,据统计,从5月到7月初,三亚市供水部门一共发出58条停水公告,相应的是,单单5月份三亚市政府热线就接到200多次关于停水的投诉,停水区域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如商品街、港门村、临春社区等街区。

南国都市报记者获悉,5月至6月间,三亚下洋田、大真岭、南边海靠山坡的地方及金鸡岭一巷、二巷、海坡区、儋州村、红旗街、商品街等街区,不同程度出现间歇性停水现象。

据介绍,今年以来三亚降水量比往年偏少50%,三亚部分原水供应水库有效库容急剧减少。截至7月8日,赤田水库有效库容2600万立方;水源池—福万水库有效库容仅30多万立方;半岭水库有效库容仅20万立方,而去年同期该水库有效库容为200多万立方。

为此三亚市7月8日紧急启动Ⅲ级供水预警,以保障供水安全。

“2006年更干旱,但没有现在严重,很少出现停水状况。”不少市民得知政府启动供水预警后有些担忧。

除了干旱和供水设备老化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外来人口增加。

三亚供水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了这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边海社区内一居民点,原来的管网直径只有30厘米,供水量只能满足150户,由于外来人口剧增,这一区域用水量大增,居民生活用水于是出现紧张。

据了解,三亚供水主要以生活用水为主,近几年由于外来人口激增,供水需求呈现跳跃性增长,今年城市供水比去年同期增长18.2%。三亚供水工程正和迅速增长的外来人口赛跑,如三亚西部供水工程崖城水厂便因此由原先1万吨的设计规模改为10万吨。

由于三亚供水需求增大,原来供水设计能力每天23.5万吨,但现在每天已达24-25万吨,尽管超负荷运作,仍有许多街区供水出现紧张。

缘由激增的外来人口

作为热带门户城市,三亚稀缺的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人们将三亚选为第二居住地、过冬地、度假地、工作地。

外来人口激增,以三亚河西区为例,据2009年5月统计,河西区总人口115456人,其中流动人口38621人,占总人口的33.45%。

河西区群众社区负责人介绍,外来人口增速很快,目前社区总人数近万人,外来人口占到3000多人,几乎占到本地人口的一半。据称,三亚商品街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

“这些外来人口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不包括候鸟人员,每年冬季大量候鸟老人来到社区,这些数据难以掌握,但不在少数。”该负责人介绍。

三亚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口,记者从三亚市统计局获悉,目前三亚没有候鸟老人等外来人数的官方统计数字,而三亚最近一次人口普查还是10年前,新一轮人口普查刚开始,结果还没出来。

有关人士介绍,2009年,三亚市常住人口已近60万,流动人口10余万,这仅是登记在册的流动外来人口,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候鸟群体到底多庞大,目前官方没有相关统计,更多的还是商业统计。2009年底,由老年日报和三亚房产超市联合推出的三亚市养老置业咨询中心成立,这是三亚为数不多的候鸟服务机构,据该中心估计,目前每年来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多达20余万人,其中仅东北3省就达到13万人。

这意味着,每年冬季三亚城区将有20万外来人口过冬,加上冬季是旅游旺季,仅去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接待的省外游客就达到41万人。冬季,三亚城区人数是个很庞大的数字。

考验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李青介绍,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三亚,给三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三亚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

李青常年居住三亚,对此感触较深,他说,当前的交通问题是个大问题,其次就是物价等关乎民生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三亚共有98266辆机动车登记入户,今年以来,三亚平均每天超过100辆机动车登记入户,加上很多外地车辆、部分报废但还在偷偷上路行驶的车辆,目前在三亚市区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有10余万辆。

到了冬季旅游旺季,外地车辆大量涌入三亚,有媒体报道称,春节期间三亚机动车数量超过20万辆。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远超过三亚道路设施建设速度。据称,今年元旦期间,三亚交通承载量已经超过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

现在三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物价居高。今年以来三亚日常生活消费价格上升,三亚因此为6类市民发放了物价补贴;再看房价,现在三亚的房价均价万元以上,这是当地工薪阶层所不能承受的。

外来人口剧增给环境卫生带来了极大压力。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三亚河沿线增加了不少住宅区和餐饮店,而由于城市排污设施相对滞后,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污染了三亚河。

据《2009年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三亚河已经受到污染,这是三亚市唯一一条水质不达标的河流,主要污染源便来自生活污水。从2007、2008、2009年的《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看,三亚河水质的确有持续变差趋势。三亚河按水功能区划分应该属于景观用水,不能饮用和游泳,应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但三亚河近年来监测结果都没有达到标准,2009年甚至出现劣于Ⅴ类标准的情况。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违建,以鹿回头村为例,因风景秀丽适宜居住,外地人前来买地建房,村民建房出租,2年内增加312栋违章建筑,目前三亚市已经着手处理此事。

显然,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无疑在考验城市的供水、交通、排污等城市基础设施,并带来巨大压力。

破题三亚在冲突中求解

外来人口激增,折射出三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供水、交通、排污以及城市管理等问题,这好比一道复杂的方程试题。如何求解?在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显得异常紧迫。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院长、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表示,应当进一步升级旅游度假产品,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达到。

此外,三亚在着手升级旅游产品的同时,更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满足眼前的需求,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考虑“提前量”。

他说,度假客的需求是立体化的,其核心需求是住宿、生态环境、餐饮、医疗以及交通、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三亚现在面临的各种压力正是度假客的核心需求。

可喜的是,三亚在《三亚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行动计划梳理出166个项目,5年内完成,其中重头便是住宿、医疗卫生、环境建设、基础设施。

在《方案》中,基础设施方面,占据了41项,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设施建设改造、完善供水功能等方面,旨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酒店住宿方面,一共有32项,其中酒店建设就达到了27个项目。

医疗卫生方面,三亚已经展开市中医院二、三期工程、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及备受瞩目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三亚将陆续展开21个项目,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城市排污设施建设占据重头,三亚河生态整治工程、海棠湾水系工程、月川新城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等项目也引人瞩目。

显然,166个项目大多指向度假产业核心需求,有关人士认为,这166个项目对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意义深远,三亚未来10年期间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多剂猛药,相信到了2020年,升级版的三亚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

相关新闻

西部水厂正式供水三亚用水紧张得到缓解

经过连续几天的冲洗消毒,12日,三亚西部水厂与海坡地区连接段的供水管道水质已经达到国家标准。这标志着西部水厂正式向三亚市区供水,三亚供水紧张局面也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反冲作用,会造成水管内杂物上浮,导致水的浊度上升,市民打开水龙头后可能会有一点杂物,但水质不会受影响。

西部水厂与海坡连接段供水工程是三亚市政府为缓解目前供水紧张状况而启动的供水应急工程。该工程自5月31日动工建设,经过20多天施工,6月19日正式安装调试完成。经过有关部门试压等工作,6月25日具备供水能力。但由于西部供水工程刚刚完工,按规定必须对输水管道内的杂物杂质进行冲洗。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对西部水厂向市区供水的两条DN800输水管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冲洗、消毒,检测人员每隔1小时就对管道冲洗的排放水进行检测。经过几天清洗,昨天已具备供水条件,但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延期一天供水,经检测,自来水浊度完全达标,市民可以放心饮用。

三亚中法供水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段时间持续高温,居民用水量大增,因此,用水高峰期、没有二次供水的小区,地势较高的居民区等可能还会出现间歇性断水现象。

此外,由于三亚自来水管以前一直是由东向西供水,现在西部水厂正式接入市政管网后,将对市政管网原来的水进行反冲逆流,从而造成管内杂物上浮,导致水的浊度上升,但水质不会受影响。届时,中法供水公司将派员做好水质杂物的排放工作,用户也可以自行进行表前冲洗排放。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4-27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