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东营——镶嵌在黄河入海口的明珠
作者:谭少容   来源:城市化杂志    时间:2008-05-07

首先,惊叹于这个年轻城市创造的奇迹:东营是黄河母亲最年轻的儿子,从1983年建市至今,仅25个年头。东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57.4%,高于国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其次,惊叹于这个城市的优势:东营具有成长性,全国土地资源稀缺而东营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东营是一个生态之城,2010年要建成生态市;东营拥有能源财富,还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更惊叹的是这个城市战略位置的重要:国家“十五”规划提出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东营市正好是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城市。

短暂的东营之行,记者有幸采访了东营市规划局,东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东营有多年研究的成业行公司,以及东营有代表性的地产开发企业——山东众成地产有限公司、金辰建设集团公司。在和他们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东营这片由黄河不断冲积而形成的中国“最年轻国土”上的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名称】 东营市
【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行政规划】 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东营市中心城分东城和西城,面积49.83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东城是东营市委和东营市人民政府驻地,西城是胜利石油管理局和东营区政府驻地。
【城市定位】 石油之城,生态之城,黄河水城
【自然资源】 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海洋资源。
【旅游资源】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新、奇、野、阔的自然风光,在全国乃至世界独具特色:黄河入海口河海交汇,神奇壮丽;总面积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篇章一 初始东营:城市建设与规划起点高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听到一句话“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言下之意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要发展好,规划必须先行。无独有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营建市后,市委、市政府从市域经济的宏观角度,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和建设。或许,这一点会让更多的人看好东营的发展。

城市规划:促进东西城对接

据东营市规划局孙庆荣局长介绍,由于东营市是在胜利油田矿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自东营市成立后,原油田基地变成了中心城区,成为市委、市政府驻地和东营区委、区政府驻地。为了避开当时的中心城区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布局混乱,不适合大发展的弱点,尽快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市委、市政府决定择址另建新城。

专家组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最终提出了在沙营村以东、旧城东南15公里处建新城。由于新城定址在旧城以东,故称为东城;与之相应,旧城从此改称为西城。

记者了解到,从城市分布格局看,东营正努力促进东西城的对接,东营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委托国内一流的规划单位,编制和修改完善东营市的城市规划。

记者翻阅《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时发现,东营重点对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主要用地布局进行调整,确定了“东城向西发展,西城向东发展,东西城相对集中,整体融汇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完善东城,改造提高西城”的规划建设原则,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各类发展目标达到21世纪现代城市的标准。

为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东营市政府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东西城对接区规划。这些举措让人们对东营城市的发展充满信心。

城市建设:起点高,投入大

“城市面貌新”,很多到过东营的人会如是描述东营城市建设的特色。东营从1983年建市伊始,屈指算来仅25个年头,城市建设时间短,投入大,速度快,很多城镇完全是在一片不毛之地拔地而起。因为年轻,东营没有老城改造的包袱,可以避免其他城市在发展时存在的种种弊端,东营的前途被人们所看好。

博得海内外人士一致好评的是:东营市的城市建设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风格独特,体现了其“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的构思,形成了清新隽雅的城市风貌。同时,中心城区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全面振兴,人口快速膨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县城和小城镇快速发展,全市城市化率达到了57.4%,高于国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

一位到过东营的人说:“客观上讲,东营没有大城市的繁华,还有很多要改进,毕竟她太年轻。不过,想想她的过去,你就会心存几分宽容了,甚至会有几分欣喜,毕竟东营是在一片荒原上建起来的。”

在东营出生长大的人这样描述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在我的记忆里,以前的东营是一片片的盐碱地,很荒凉。10多年前,银座后面到石油大学的那一片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白日的寂静和黄色的土路。所以,只有长在东营的人和来过东营后相隔几年再回来的人,才知道东营的发展速度。东营曾经是个丑小鸭,以现在的发展劲头,会变成白天鹅的。”

地产开发强势进入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也是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东营市的房地产发展经历了自己的特色历程。

据东营市规划局介绍,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初期,石油职工主要住“地窝子”“干打垒”和苇箔简易房;70年代,石油职工住宅以简易房、平砖房为主;80年代以来,城市住宅建设逐步发展为以楼房为主。9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房地产综合开发,住宅建设速度加快。

经过10多年的成片开发和配套建设,一大批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管理有序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住宅建设开始由“温饱型、小康型”向“舒适型、豪华型”的转变。

如今,随着东营城市大建设和央视宣传所带来的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以及近年来东营房地产供需两旺的市场环境和后发潜力,东营逐渐吸引了中国房地产界关注的目光。除了众成地产、金辰地产等本地地产企业看好东营外,国内品牌开发企业如海信、阳光100、中体奥林匹克等也强势进入,东营正掀起新一轮的开发浪潮。

篇章二 解读东营人:能力、实力与责任

有人说:东营的发展史,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奋斗史。东营市是在胜利油田矿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25载风风雨雨的历程,有能力的东营人让昔日荒凉的盐碱滩涂变成了一个新兴美丽的石油城市。

20多年来,东营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经济社会发展之快令人刮目相看,证明了东营人的实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责任感的东营人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争让东营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能力:荒凉的盐碱地变成新兴的石油城市

东营人是有能力的,他们能在一片盐碱地上让一座新城市崛起,不能不说是奇迹。

记者查阅了相关史料,“东营”原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村名。1961年4月16日,石油勘探工人在东营村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地下油田的神秘面纱,后来才以这个小村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0个镇、16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1762个村民委员会。

胜利油田孕育了东营这个城市。早在1964年3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部址设在东营村,对外称“九二三厂”。享有“中国第二大油田”声誉的胜利油田开始在这里崛起,并进行大规模油气开采,累计生产原油约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石油能源的开发成为东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东营地区渐具城市规模。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划定市区范围。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东营市成为省辖地级市,标志着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上诞生了一座年轻城市。

东营素有“石油之城”的美称。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全市管网输送系统发达,设施完善。纵横交错的大口径输油管道横贯潍坊、青岛、淄博、济南、德州和滨州等市地的18个县区,并且与华北地区大炼油厂及大连、秦皇岛、黄岛、仪征等主要港口和大型石化企业连成一体,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四通八达的输油管网。此外,随着油田存续企业的重组改制,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从1983年建市至今,25个年头,东营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城改造成效显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在一片荒原上拔地而起的东城,十几年间已建成独具风韵的现代化城市;三县县城彻底改变了“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旧貌,展现出新型城镇风采;镇村建设步伐加快,涌现出大王镇、仙河镇、孤岛镇等全国闻名的“明星镇”和几十个“明星村”。

实力: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美的图画

东营人是有实力的,仅用20多年的时间,他们就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积聚发展的优势,让东营发展站到了跃变的门槛上,经济社会发展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5年来的数据可以为证。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650亿元,增长1.2倍;境内财政总收入339.7亿元,增长1.9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1亿元,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增长1.1倍。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44元增加到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66元增加到5810元。

2002年,全国600多个城市按照综合实力排出前100强,东营市排名第49位,2003年跃升到第37位。这一排位的提升,凸现了东营的综合竞争力。

——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和大企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联合发布《2007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东营市有 13家企业集团入围2007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占山东省入围企业的14.3%。其中华泰集团、万达集团分别以第5名和第6名蝉联前十强,综合指数分别高达82.84和82.46。其它企业集团分别是西水集团、胜通集团、科达集团、东辰集团、信义集团、利华益集团、大海集团、正和集团、石大科技、金岭集团、凯银集团。

东营有7个省级开发区,并有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各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形成了一批大型地方骨干企业;发展了一批临海优势产业,特别是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机械电子、造纸及林木加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486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60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铁路与胶济、京九线贯通,贯穿境内的黄大铁路正在加快推进;东营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西安的航线;东营港正在扩建3万吨级散杂货通用泊位,形成了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50兆瓦,电网供电最大负荷1100兆瓦,目前正在推进实施大唐东营电厂、鲁能风电、大唐风力发电等项目,电力能源充足。构建起了200多公里的高标准沿海防护体系,形成了沿海安全屏障。

责任: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城市转型

东营人是有责任感的,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全球资源日趋紧缺,东营提出要让城市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生态之城和黄河水城是东营人打出的几张牌。

——生态之城  东营一直注重环境与生态的建设与保护,2003年东营曾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生态资源丰富,具备黄河三角洲、油田和海洋三大特色。为此,东营在生态建设中进一步突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建设地位,建设以生态油气为主导的工业基地,以生态农业(渔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以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导的城市与生态社会建设。 如今,东营市还有更高远的目标:2010年要建成生态市,2020年建成全国最具活力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黄河水城  “黄河水城”是东营人打出的另一张牌,最直接的理由是,东营是平原地区水面最多的城市。

水是城市的灵魂,是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东营市委、市政府站在关注民生,谋划未来的高度,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全力打造“黄河水城”的战略构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把“油城”打造成为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的“水城”。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大胆实践,更是建设宜居东营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东营市依托黄河三角洲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从2007年开始实施“黄河水城”建设计划,围绕污染治理,拓宽挖深城市河道,重点治理贯穿城区的污水河——广利河,形成一条城市景观走廊和文化长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九横十纵”的主干水系网络,水路绿结合,塑造河湖相连、水绿共生、城水相依、舟楫相通的城市生态环境。

2008年,东营将重点搞好清风湖湿地公园的开发改造,建设独具特色、能够代表黄河水城壮阔、秀美风貌的著名风景区。同时以广利河为主体,抓紧实施贯通水网水系工程,初步展现黄河水城的新风貌。

为此,不少人认为,随着广利河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东营城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高,黄河水城将成为东营城市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篇章三 谋划布局:让东营在黄河三角洲实现腾飞

国家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部署。东营市张建华市长说:“我们唯有乘势而上,迎接挑战,快速崛起,别无选择。实施这个总战略,必须着眼长远,精心谋划。”

东营市规划局孙庆荣局长说:当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是东营市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年轻的东营城市腾飞的重要引擎。

战略布局

目前东营正抓住机遇,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总战略。通过科学谋划,东营确立了“立足黄三角、面向环渤海、依托大腹地、放眼全世界”的战略布局,具体是东进西扩、南融北接。 东进,就是向东打开出海通道,冲出渤海湾,连接东北亚,走向全世界,扩展发展空间,融入经济全球化;西扩,就是以省会城市圈为依托,向西拓展市场,开辟港口腹地,形成大进大出的物流中心;南融,就是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板块,与周边城市搞好战略合作;北接,就是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接受辐射,与京津唐等地区搞好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开放。

主体产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东营集中突破“四大主体版块”。正如张建华市长所言,建设“四大主体产业区”(临港产业、生态旅游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效生态渔业)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最大的突破口,是推动东营崛起最重要的支撑和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建设。

一是集中突破东营港和临港产业区。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尽快提高承载能力,重点推进东营港、化工园区、物流园区、生活商贸服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制定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北移,促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向临港产业区聚集。

二是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建设生态旅游区。重点推进黄河口游船码头、黄河口休闲度假区、黄河口湿地植物园、黄河文化园、湿地生态科教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今年重点抓好东营机场到生态旅游区高等级公路、黄河口游船码头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搭建运作平台。

三是建设生态渔业畜牧区。重点建设正大集团生态渔业基地和畜牧基地,带动和辐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成全省重要的渔业生态养殖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四是立足东营经济开发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重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和软件园,建成黄河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基础设施布局

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得突破,东营正投巨资兴建“三路两港一场”,构筑高效便捷的立体大交通体系,形成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交通枢纽,增强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撑能力。

“三路”包括黄大铁路、德大铁路和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北起河北黄骅,东至潍坊大家洼,全长207.68公里,其中东营境内61.92公里;德大铁路,西起德州,东至潍坊大家洼,全长260公里,其中东营境内62公里;荣乌高速,东起威海荣成,西至内蒙古乌海,其中东营境内67.9公里。

东营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486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60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铁路与胶济、京九线贯通,贯穿境内的黄大铁路正在加快推进。荣乌高速公路目前正在兴建中,今年上半年可以通车,届时东营到天津只需2个半小时,到北京也只需3个半小时。

“两港”指的是东营港和广利港。东营港目前正在兴建,将建成以货运为主、客货兼顾,港区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区域综合性深水大港。广利港的规划已完成评审,明年可以开工建设,拟建成商港和旅游港。

“一场”是指东营机场。目前,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西安的航线。据记者了解,该机场拟将原来的4C级标准提高至4D级,其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有望可开通日本、韩国、香港等国际航线。有关工程估算总投资约9亿元。

“振兴黄河三角洲,是东营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宏伟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这是东营市政府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原话,可以预见,通过东营人的努力,东营一定能够在黄河三角洲上实现腾飞的梦想。

篇章四 找寻东营的投资潜力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山东省“一体两翼”总体布局中的北翼龙头,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潜力?东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在吸引投资方面有哪些政策与举措?

机会1:土地资源宝库

尽管东营是在一片盐碱地上崛起的新城市,但让东营人感到欣慰的是东营的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土地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城东、垦东防潮大堤的相继建成,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过去为人不屑的盐碱地摇身变成了“聚宝盆”。

东营被称为中国唯一新增土地的地区,黄河每年新造陆地3万亩。人均土地面积6.7亩,尚待开发土地后备资源525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397万亩。

相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整体状况而言,东营闲置土地多、人口密度小、发展空间广、回旋余地大的优势愈益凸显。东营土地开发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其他地区,这是东营经济开发所独具的最大优势。

机会2:旅游度假胜地

有相关统计显示,在东营市经济结构中,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比较看,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正在提高,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

东营的目标是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着力发展黄河口生态旅游,带动发展“黄河水城”旅游、滨海滨河旅游、黄河文化旅游,全力打造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胜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东营市以黄河入海口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有30万亩湿地大景观:湿地多样性好,有几十种湿地类型。山东黄河河务局最新调查表明,与200年相比,在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上,有1.3万公顷湿地得以再生。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成为旅游度假的胜地。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旅游创造了便利条件。业内人士在看了东营的交通建设规划后预言,东营有望成为距北京3个半小时半径内全生态特区。随着交通的完善,从北京到东营陆上交通时间为3个半小时,这是长途旅游最佳距离时间。届时,东营吸引的将不仅仅是北京人,还有来北京旅游的人士。全世界会知道,中国有个东营,北京周边有个东营,山东有个东营。


机会3:扶持政策

在东营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中央政府和山东省政府的共同决策。为推进重点板块和重大项目招商,吸引外商投资兴业,东营市实施以下扶持政策:

——资金扶持政策
◎市政府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重点区域内建设的重大项目,根据企业上缴市级税额采取一事一议,实施重点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市里整合的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向国家和省上争取的资金,优先扶持外商企业。
◎在市属经济开发区内成片开发产业园的大型项目和科技含量大、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市政府承诺帮助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
◎在重点区域内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市财政优先给予一定期限内的贷款贴息。
◎对重点区域内的外贸出口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对外宣传与推介、参加国际专业展览会等费用,市财政给予重点资助。
◎在重点区域内投资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项目的企业投资者,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照贡献大小,给予个人一定奖励。

——优先保证项目供地

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不同项目、不同投资规模,实行不同地价,具体价格可由投资者提出意见后商定。在临港产业区实行更加优惠的供地政策,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一些项目的土地费用政府财政可给予全额补助。

——多样性投资方式

对上述重点板块、重大项目,以外商独资整体开发、整体投资为主。根据投资方的愿望和要求,也可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

对重大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参股的,政府可以委托公司参股,也可采用回购的办法,具体建设方式可在项目洽谈中确定。

东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黄河三角洲开发,已经探索多年,有些项目已建成,有的正在建设,有的要新建,这块神奇而具巨大潜力和商机的热土欢迎有识之士投资兴业,与东营市共兴共荣。

 

东营重点招商项目推介

第一类:临港产业区
招商项目:东营港建设、化工园区、物流园区、生活服务区
联系人:巴洪斌(东营市市长助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电话:0546-3588699,13589966999

第二类:生态旅游区
招商项目:黄河口旅游港、黄河口湿地生态休闲度假区、黄河口湿地植物园
联系人:闫树信(东营市市长助理、发改委主任)
电话:0546-8380038,13589992266

第三类:高效生态渔业及畜牧业区
招商项目:万亩海参养殖基地、万亩大闸蟹养殖基地、万亩黄河口甲鱼养殖基地、海珍品加工
联系人:杨同更(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电话:0546-8336761,13705464943

第四类: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招商项目:先进制造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
联系人:李本军(东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电话:0546-8303208,13705460658

第五类:综合治理广利河建设黄河水城
招商项目:中央商务区,黄河水城休闲度假区,文体娱乐休闲区
联系人:王海舰(东营市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电话:0546-8055956,13371505678

第六类:基础设施建设
招商项目:东营机场扩建、广利港扩建
联系人:杨同柱(东营市交通局局长)
电话:0546-8321666,13371556688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