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北京秋季房展会启动 天价吓得购房人\"吐舌头\"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09-09-04

e8b2eb415db71d000513e3d147b99681.jpg

“您这房子均价是多少啊?”“50年产权的21000元,70年产权的,就剩下尾房了,东西向27000元。”“啊?!……”今天上午,北京秋季房展启动,李阿姨赶早来国贸看房,可才问了东门入口处的前门前项目,就被价格惊得直吐舌头,说不出一句话。

 在鸿坤理想城项目展台,现售板楼均价每平方米14000元,比春季房展会9000多元的均价贵出近5000元。记者询问为啥短短几月就涨了这么多,一名女销售员给记者列举了一堆地价上涨的事例。“前不久,六里桥南三环一块地拍出的楼面价是15000元,另外,一些品牌开发商都在大兴拿了地,都做高档产品,房价肯定也不低。地价都这么高了,您说我们的项目能不涨价么?”
 展会上记者发现,近期房价上涨厉害,四环内的房价基本都在2万元以上。比如,望京的国风上观,均价每平方米19000元;南三环一楼盘,精装修,均价25000元。

 开发商这边坚决不让价,购房人那边则是摇摇头坚决不买。老北京人钱大爷,想在四五环间靠近朝阳路上给老两口买套两居室小房,从入口处转到出口处,就没看到一处合适的。“就我来说,每平方米17000元就是最高限了,可刚和老伴转了转,嗨,就没有低于20000元的。真不知道这房价怎么就这么没谱儿。”钱大爷对记者说。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十几位看房人,大家的想法和钱大爷可谓“不谋而合”。准妈妈丁女士告诉记者,“昨晚上网看了看,就知道价格高得没法买,今天纯粹来转转,了解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楼盘,等孩子出生以后再看吧,反正现在我们自己也有一套房。”

 结伴而来的何阿姨和陈阿姨,在听到记者询问是否觉得房价实惠时,一直不停摇头。“稍微看得上眼的均价都在25000元以上,就这还叫实惠?”李海霞赵莹莹

销售员“惜字如金”

“这房子多少钱一平方米?”“没定呢。”在中信城展位前,一位忙着发资料的男销售员回答记者。

“大概多少钱?”“2万2到3万吧。”

“这期卖哪几栋楼?”“这5栋。”销售员拿起一张宣传单,“刷”地画了一个圈。

 “户型多大?”“去售楼处看吧。”

 “售楼处在哪儿?”“图上有。”“具体怎么走呀?”“菜市口向南,图上都标着呢。”

 虽然是展会第一天,但销售员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有什么折扣吗?”“能买上就不错了,还要什么折扣。”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销售员轻笑了一声。

 今天上午,记者在国贸房展会为数不多的几个展位转了一圈,在几个展位前都“享受”到了销售员惜字如金的冷脸。

“黑白合同”遭致命打击

银监会“铁腕”收紧二手房贷

“黑白合同”遭致命打击

 100多万元成交的二手房,可能网上签约的价格只有60万元,做一份“黑白合同”,购房人既能少交税又能享受较高的贷款额度,二手房交易中这样的“好日子”将告结束。记者从多家中介和担保公司获知,目前二手房贷款出台新政,从9月1日开始,二手房贷款将采用二手房网签合同价格和评估公司评估额两者中的低值作为贷款基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个细微的政策调整有可能让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二手房成交量进一步下滑。

 一家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市银监会上周给各商业银行都下达了一份通知,通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从9月1日起,二手房贷款采用网签价格和评估公司评估额两者中的低值作为贷款基数。“在这份通知中使用了‘必须’这个词语,相对于以前的‘应当’,这次的要求是非常坚决的,据说银监会后续的稽查力度也会比较大。”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二套房贷收紧政策已出台两个多月,但是在利率问题上,部分银行仍然是“外紧内松”,但是这次的政策执行却会带着“铁腕”色彩。银监会上午表示,今天下午将透露具体细节。

 据一位房产经纪人李先生介绍,在之前的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为了避税,通常会采用签订“黑白合同”的方式:“白合同”指的是正式的买卖合同和网签合同,签订的房款总额会低于实际成交价;而“黑合同”则是私下协议,通过装修、综合补偿等名目补上差价,或直接明示真实成交价。“银行之前并不要求按照网签合同价格发放贷款,而是可以参照‘黑合同’上的成交价和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价来计算贷款额度。这样就意味着,购房人既可以拿着做低价格的‘白合同’去避税,同时又能够拿着比‘白合同’更高的实际成交价和评估价去申请较高的贷款额度。”李先生表示,现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后,等于就按照唯一的合同价来确定贷款额度,购房人要么就贷不到足够的款,要么需要交很多的税,不管是哪种结果,都增加了交易成本。

 “据我们的调查,购买二手房的人使用商贷比例达到了52%,所以说这一政策的影响面是很大的。”中大恒基市场部经理表示,在交易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投资客会加以掂量,而刚性需求可能重新进入观望,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很可能出现直线性的下滑。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26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