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罗军:新能源汽车要走出利益束缚的怪圈
作者:罗军   来源: 新华财经    时间:2011-09-16

新能源汽车既然是一项新生事物,难免有很多看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并没有影响投资者的热情和汽车厂商的冲动。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已经足足吸引了地方政府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浓厚兴趣。

当前,不少地方正在角力推动低速电动车发展,试图上升到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也有一些地方大量囤积土地,高标准规划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

一场新能源汽车“运动”正在吐火如图地在各地兴起,一场投资过剩的争论也再次敲响警钟!回过头来,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要有战略高度、全局高度、长远的视角,不能只看到眼前,更不能被利益群体所左右。

新能源汽车首先是汽车

新能源汽车,首先要具备汽车的所有功能,这一点绝不含糊。汽车必须讲究安全,然后才考虑快速,便捷、舒适。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已经存在上百年历史,虽然人类在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下,总在试图摆脱对传统汽车的依赖,并在不断优化汽车的功能和提高工艺水平,但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起始阶段,我们还不能离开传统汽车来谈新能源汽车。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鼓励和支持传统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胆探索与创新,主要是考虑到传统汽车厂商具备相关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体制外、行业外的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向往和探索。

低速电动汽车有它自己的特点,在特定的区间代步,是对它准确的定位。但是,我们并不应该鼓励它与传统汽车一样在大街上跑,在高速公路上跑。否则,我们制定的非常严厉的道路交通规则就失去了意义,交通次序可能就会被打乱。我们鼓励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低速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缩影。可以肯定地说,低速电动汽车只是区间代步工具,不是大众交通工具,也更不应该称之为新能源汽车。

当前包括宝马、梅赛德斯、丰田、本田等世界汽车巨头所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品,距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我们的低速电动汽车似乎将遥远的预期看的太美好了而失去了自身的准确定位?

新能源汽车必须着眼于重大技术突破

至于低速电动汽车厂家的苦衷和地方政府急切的心情,我们表示理解。不过,我们应该更清晰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实质,不仅仅是能源方案的简单替代和重要部件的简单组合,而应该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不能产业化,关键在于没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

新能源汽车既要遵循传统汽车的基本规则,同时又要摆脱传统汽车的约束。目前,基本上每一家汽车厂家都涉足了新能源汽车,仿佛大家还在利用传统汽车的生产模式来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总是简单的小打小闹,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件组合起来,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里程如何提高。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是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我们一直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原始创新,而不仅仅是集成创新。集成创新的东西只可能是暂时性,阶段性的成果。

在研究动力来源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不妨看的更远一些。比如,太阳能的普遍运用,实际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太阳能薄膜如何在汽车领域广泛使用,太阳薄膜在汽车玻璃和车身处的结合,利用太阳能发电来作为动力源,这完全是可能实现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风能的有效运用?电池领域的确需要下功夫,予以突破,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转化。

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捷径

有人形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是在“烧钱”,这话一点不假。不仅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和配套经费支持,地方政府也没有少投入,不少企业更是全力以赴。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还是走了不少弯路。过去的“十城千辆”,一下子由10个城市扩充至28个城市,还有不少城市在排队加入。从试点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积极,不少城市买了两三辆新能源公交车在城里跑做做样子。原因在于目前并没有技术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即使披上新能源汽车外衣的汽车,价格也十分高昂,让地方政府望而却步。每年数十亿的科研经费也像撒胡椒面一样四处分散。

还有很多根本就不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却在盲目发展。引进的企业连汽车生产资质和目录都没有,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新能源技术支撑,仅靠满腔热血,最后造成大片土地荒废,政绩工程变成烂摊子。

我们一直坚持认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推动初期难免要经历一个“乱”的阶段,然后才是逐步清理整顿和规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不成熟的特点就放纵其无序化野蛮生长,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站的角度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抛弃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从战略高度和产业角度来看待新能源汽车。

我们鼓励企业创新,也支持各种形式的探索,但是,我们不能将并不成熟的产品当作成熟产品来推广和定位。在没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之前,我们的企业应该脚踏实地地作科研,而不要那么浮躁,那么急于求成。

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本可以不必走那么多弯路,也不需要显得那么急迫。真功夫不是花拳绣腿!我们的相关政策也不能随着利益群体的纠葛而变来变去。

(罗军/文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5-19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