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工荒可能带来中国城市化转向
时间:2011-03-01 09:57:25  来源:时代周报  

  中国最缺的是钱,最不缺的是人。这一观点几十年来在国人脑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很难相信,这个一直致力于拼命控制人口增长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居然闹起了民工荒。一些长期想方设法将农民工挡在城外的城市,如今却恨不得跪求招工。

  当“人口红利”变成“人口负债”

  其实早在2004年,民工荒就已经露出了苗头,除了春节前后,其他时段屡次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不过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暂时和局部性的现象,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求在地理上的分割,导致劳动力供求在短时间内脱节引起的。但随后的几年里,招工难越来越频发,而且波及面越来越广,人们才开始发现,民工荒已经不期而至。

中国社科院较早发出了预警,他们在《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就已经明确指出,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现象正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供给增长率在2004年首次出现下降,预测到2011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不再上升,2021年开始绝对减少。该课题负责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呼吁决策者警惕:到2013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转变成“人口负债”。

  以往在一些错误教育的误导之下,很多人一直把人口,特别是从事简单劳动所谓低端劳动力当作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负担,甚至把这当作是中国贫穷的根源。事实上,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年里突飞猛进,巨大的人口红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所谓“人口红利”,就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劳动力人口多,但需要抚养的少儿和老人却较少,这个时期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社会负担较轻,这是一个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人口总抚养比从1982年的62.6%下降到2007年的38.0%。2005年后,人口总抚养比一直保持在40%以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中国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

  据蔡昉、王德文等学者计算,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四分之一可归因于人口红利。美国也有学者估算,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由于人口红利所造成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东西方中心经济学家梅森的结论是,1982-2000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约为15%。

  得民工者得天下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们具有实在竞争力的还是只有产业链的最低端的那一环,完全靠廉价劳动力的肉搏。在产业链的上游,需要拼管理与技术的环节,我们没有竞争力。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个体的水平低,而在于产业链越往上走,越是依靠制度和文化的竞争,中国最差的就是这一环。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正在产业升级,不吃人口红利了,我们也会用提高质量和效益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别忘了,产业升级一个最核心的要件就是宏观制度和法治环境的完善,这点现在依旧还差得很远。在产业升级还处在口号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增长只能靠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这样的数量扩张依赖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增长。但现在,这种持续增长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了。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中国年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例如,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33.6%,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降到27.8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降到22.8%,2008 年进一步降到19.0%,下降速度相当快。

  另一组数据可能更为直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万人降低到1694万人。1997年进入小学一年级的人口,到今年刚好是21岁左右的新增劳动力,但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将在今后的八年内减少34%。

  这样的局面下,民工荒不出现才怪。正如我们这几年所看到的,民工荒从周期性的、政策性的“荒”,转变为趋势性的、总量的“荒” 。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到中西部地区,今年甚至在许多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如四川、安徽和河南等地也出现了民工荒,而且不仅是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劳工也严重短缺。

  一个抢人的时代已经到来。

  地方政府,从招商到招人

  中国的雇主们经历了30年的幸福时光,在过去的30年里,他们从未遇到过对手。人口红利期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并且,他们几乎从未感受到工会的“麻烦”。求职者这个词真是好,一个“求”字,道尽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和卑微。

  在过去劳动力充裕的时代,要发展经济,缺的是生产要素的其他环节,因此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各个城市的竞争,都是去招商,只听说过政府招商引资,没听说过要去到处招人的。但这一切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年春节一过,报纸上满是全国各地缺工和抢人的新闻。地方政府,正在经历从招商到招人的巨变。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之下,中国经济火得发烫,全国各地都迎来了一波投资高潮,到处都在扩张产能,上世纪90年代末在各个地方虚火过一阵子的开发区热又卷土重来了。但新建了那么多工厂,立了那么多大项目,却缺少了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环:劳动力。各地方劳动力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投资的增长,一场抢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招人与招商不太一样,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仅仅要求高薪,还有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要求。进一步,他们还有公正、法治的要求。各个地方招人的竞争,将是一场全方位的文明的竞争,这种文明,自然包括政治和法治的文明。这种城市之间招人的竞争,很可能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引发一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事实也已经露出了这样的苗头。据媒体报道,前天在广州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就有企业详细列出各项福利以吸引求职者,节日费、降温费、免费体检、年假什么的都列出来了,还有企业晒出了只需2元挂号费即可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消夜、住房补贴等福利。

  重庆的一个招聘宣传是这样写的:“重庆西永新机会,十万电子好岗位。这里不仅有充裕的工作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而且能近距离地照顾老人和子女,免去亲情的牵挂和旅途的奔波,获得家的归属感”。

  种种迹象表明,2011年,在持续了两年多的刺激性经济政策退出、房地产的狂飙势头又不得不有所收敛之后,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很大的经济下滑压力。为了保增长,各个地区之间劳动力争夺战将更加激烈,这或许会有助于打破一些领域多年来的改革僵局。

  户籍歧视是对形势的误判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还有什么地方政府认不清形势,继续在已有的户籍歧视上加码,那就是愚蠢至极了。

  近日,有14个城市先后出台了房地产限购令,全部与户籍挂钩,限制外地人购房,此举等于户籍变成了房票,已有的户籍歧视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中,又以北京的外地人在京纳税五年才能买房最为严厉。而在北京市两会刚刚通过的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将打响一场人口调控战:“加强对人口总量的调控”,“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同时,改变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看来,北京将多管齐下,通过“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缩减进京指标等措施,阻挡“低端人口”进京。

  在很多城市的决策者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化的误区,总想这个城市都是高端的人才,而同时把低端人才排斥在外,这样这个城市就高端了。这种乌托邦设计实在太荒谬,因为一个城市人口结构是由它的综合水平所决定的。实行城市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城市发展资源,反映真实的城市发展和承载成本,通过市场反映的效益和成本水平,指导企业和人口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有选择地集聚。

  如果强行通过行政的手段,用其他地方的资源和财富去堆一个权贵城市,这完全是一种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其结果必然是抬高经济运行的成本。这好比在一个经济体内部,从事管理和服务业的很多人是高端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是低端的,但这两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硬是把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分开,将大大增加管理成本,降低这个经济体的竞争力。

  实际上,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中国从事简单劳动,即所谓低端劳动力,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环。相比起中国的白领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中国的民工的国际竞争力要强得多。

  摩根-士丹利亚洲部的主席斯蒂芬?洛奇曾经给出了一组数据,称2006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薪是美国的2.7%,是日本的3.4%,是欧洲的2.2%。在此之后,中国工人工薪大幅度上涨,具体数字不清。如果以每年上涨25%这一大到完全不可能的幅度来推算,2010年也才达到1.98美元/天,是美国工人的4%。而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美国的8%,日本的9%以上。

  很显然,中国的低端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远超其他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所谓高端人群,是占了这些农民工的便宜。如果一个城市把这个最具竞争力的低端环节剔除掉,而它又不像香港那样,具备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来做高端服务业,这个城市要生存下去,就只能靠别的地方供养,而一旦供养资源耗尽,此种城市就难以为继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