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十三五”规划出炉 大中城市将取消四类人落户门槛
时间:2016-03-06 10:22: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显峰 

   “十三五”规划出炉,民生内容成为亮点。其中,让备受关注的“户籍”问题有了明确说法,大中城市要全面开放四类人员的落户限制。

  便捷交通缩短了你我之间的时空距离,“早上广州喝早茶、晚餐北京吃烤鸭”将成为现实。

  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退休人员异地住院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让异地养老的梦想成真。

  进城

  北京至台北将建高铁通道

  超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

  规划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八成以上大城市都将通高铁

  规划提出,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

  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贯通哈尔滨至北京至香港(澳门)等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北京至昆明、北京至兰州等高速铁路通道。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将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机场50个以上,加快推进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新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件标准。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完善持续支持的政策体系,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落户

  困难外来户有望享租金补助

  举家迁徙农户可优先落户城镇

  规划提出,要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持居住证均纳入城镇住房保障

  要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

  未来5年 百姓生活将会怎样

  15分钟

  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30分钟

  规划提出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50万人

  加强并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50万人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

  10.8年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

  1000兆比特每秒

  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

  约3000公里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2个3万公里

  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 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2000万套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

  3个1亿人

  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五年后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打造一小时通勤都市圈

  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望五年内实现。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这是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的又一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看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仅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保障水平,而且将快速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我国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一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群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打造一小时通勤都市圈,可使城市群中各个节点的交流更加便捷,发挥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辐射带动,还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上学

  城镇网速可达1000兆比特每秒

  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

  规划指出,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城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

  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说,当前“城镇学校挤、农村学校空”现象仍然较为突出,除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外,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补上优质教育不足、分布不均的“短板”。

  城镇热点区域推免费WLAN接入

  准备好,你家的网速可能会大幅提高了。

  规划提出,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比特每秒以上灵活选择。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以及电子税务、便民司法、教育培训、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游等行动,不断拓展融合领域。

  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

  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建设国家级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以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为重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

  就医

  打造30分钟医疗服务圈

  退休人员异地住院医疗费可直接结算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城乡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逐步扩大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病、疑难杂症医治能力,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降低10%。将唐氏综合征、耳聋、地中海贫血等20种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列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方案。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为7.5‰、9.5‰、18/10万。新增产床8.9万张,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

  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加强并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50万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

  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及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十三五”时期全国总人口14.2亿人左右。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孙丰源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老百姓真正从健康中国建设中受益。

  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体育事业,加强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鼓励实行工间健身制度,实行科学健身指导。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

  加强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服务,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乡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