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各地政府开始加快推行楼市去库存政策。根据媒体的报道,包括山东、江西、甘肃、海南等20多个省(区市)的150多个城市已经出招,沈阳则是这一行列中最新的一员。
整体来看,沈阳的房产新政与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政策并无太大不同,除去一些奖补外,无非也就是降低税费、鼓励农民工买房之类的举措。不过,其新政中有一条规定却令舆论哗然,那就是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
这项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不仅降低了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而且还实行“零首付”政策;不仅如此,还鼓励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并给予奖励补贴。
乍一看,这项政策可谓是合了那些刚刚步入社会或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的“胃口”。新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去库存”问题,更是在帮助“准女婿”们应对未来的丈母娘方面出了实招,算是“一箭双雕”了吧。
然而,中央的确是在号召各部门、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大力去库存,但其施力点,在于化解房地产行业前几年的供应过剩问题,尤其是化解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消化困难的窘境。在这个过程中,“卖房子”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转变地方的产业结构,改变地方政府以往“土地财政”的收入结构,并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削减地方楼市出现局部性风险的可能。
不过,包括沈阳在内,诸多地方政府似乎却并没有“去库存”的用心,而将其简单理解为为此前的楼市限制政策“松绑”。于是乎,我们不仅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了杠杆买房的现象,也看到沈阳这样的地方政策,为了卖房鼓励学生理直气壮地啃起了老。
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人都清楚,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它兼具产业市场和金融市场两个属性,因此对政策的敏感性极强。所以,大部分时候,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应当尽量减少,以避免扰乱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内部的供需结构。遗憾的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却始终备受政策的干扰,其自身的价格发现功能却难以发挥,以至于各地楼市的真实供需早已失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往往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去精准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却反而一窝蜂地不顾实际地追求“去库存”的结果,以至于最终出现零首付的奇葩政策。
除去上述客观因素,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过程中“教条主义”盛行的风气,也是奇葩政策屡禁不绝的主观原因。事实上,近年来,在身份证明、足球推广等诸多领域,地方的奇葩政策已经成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它们与沈阳的这次楼市新政一样,大都是罔顾自身的具体实际,而盲目推行相关政策的结果。
必须警惕的是,在无视市场规律的教条背景下,不仅是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可能会遭到更严重扭曲,而且中央当下着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也可能面临同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