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需先厘清城市化与城镇化
时间:2011-02-14 10:06:52
来源:光明日报
城市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城市建设,应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是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千家万户利益的大问题。
自从光明日报近期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城市拥堵问题以来,这一问题引起了愈来愈多市民、专家的热议。最近北京市公布了治堵方案,征求市民意见,方案内容有不少亮点,广征民意的做法也博得人们的赞誉。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不少大城市(包括香港)治堵的根本经验在于:人们出行、上下班主要依靠的不是小汽车,而是轨道交通(地铁、地面轨道)和公交车。北京即将实施的东西二环地下隧道工程,进一步发展了依靠地铁治堵的思想。只要我们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铁、公交网络,拥堵就会大为缓解。
另外,我国大城市的拥堵确有特殊性。它同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有关。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众多的国度,八亿在农村。据现在的技术条件,只要一亿人即可耕种现有的土地,多余的七亿人怎么办?由于城市比农村富裕得多,多余的农民为改善生活,大批涌向城市是必然趋势。现在已从农村转移出1.5亿至2亿人,在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多人转移到城镇,这是历史上没有或很少有的大移民潮。几亿农民到了城市后,要吃穿用行住,将极大地拉动消费需求,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但是,几亿农民要进城,是引导他们都到大城市,还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呢?国外一个咨询公司建议中国发展十几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再加十几个6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这样即可达到10亿城市人口,从而实现农村城市化。这里没有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城市化归结为(或主要归结为)大城市化了。但是,大城市地铁、地下隧道的密度是有限的,公交车的增加也是有限的,大城市的资源,特别是北方大城市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贪大求大,把几亿农民都转移到大城市,拥堵又如何治理?北京现在的常住人口是1900多万,已拥堵不堪,如果再增加到五六千万,正常的工作、生产秩序能维持吗?城市经济能又好又快发展吗?
与上述把城市化归结为大城市化的观点不同,另一种观点主张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应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并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既可引导农民向大城市转移,更要引导农民向中小城市、小城镇转移。事实上,我国中小城市能够吸纳大量农民工,比如,浙江诸暨160万人口,就吸纳了50万农民工。因此,在搞好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推动中小城市的建设,尤其要把学校、医院建好。把农民工的多数留在中小城市,包括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这样才能避免大城市的过度膨胀,治好拥堵病。
关于到底是提城市化还是提城镇化的问题,如果把城市化理解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那么,两个提法都是可以的。但是目前还存在大城市规模崇拜症,前一段还有文章批评城镇化的提法。实际上,城镇化的提法有个好处,可以避免把城市化归结为大城市化。因此我认为,当前提城镇化更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10年12月初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他又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显然意味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并举,而不是片面地搞大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