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教师奖”是弱势补偿的良好开始
时间:2016-01-20 10:12:56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杨朝清 

    近日,在海南三亚市,一场颁奖礼让温暖涌动。站在星光熠熠的舞台上,100位来自6省区的乡村教师,领取了2015年“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首届评选在陕西、甘肃等6省区开展,2000余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优秀一线乡村教师参与评选,最终100名乡村教师脱颖而出,获得2015年“首届乡村教师奖”。(1月18日《海南日报》)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对于许多寒门子弟来说,乡村教师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丰盈农村教育的内核,促进均衡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的价值坚守。“乡村教师奖”的良善初衷,在于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让他们的劳动更有价值,让他们活得更加体面和更有尊严。

  在传统社会,被尊称为“教书先生”的乡村教师,不仅备受他人尊敬,在物质生活上也要比普通村民宽裕一些。然而,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乡村教师不仅在经济上陷入了“当教师不如当小工”的生存困境,还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低人一等,成为他人眼中的“无能者”和“失败者”,甚至被留守儿童称呼为“淘汰品”。物质和精神双重的“价值失落”,让一些乡村教师承受了诸多痛苦。

  当乡村教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慰藉,当乡村教师难以找到人生突破和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当乡村教师基本的尊严和体面得不到维护,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就会不可避免地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一些原本热爱乡村教育的老师,千方百计地流动到别的地方从教,甚至放弃了教师身份,从事别的工作。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激发社会活力,是一项公共事务,不能将“担子”全部压在乡村教师身上。不论是公共部门通过制度护佑的方式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生态,还是民间力量通过诸如“乡村教师奖”这样的公益活动,来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评价,只有让乡村教师“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他们才可以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坚持得更久。

  如果说乡村教师用自己的付出和坚持,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乡村教师也同样需要制度之爱和人文关怀。在身份认同、社会保障、发展空间上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弱势补偿”,有助于让他们轻装上阵。当乡村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乡村教育才会更有希望。

  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社会支持,“乡村教师奖”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当乡村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多的尊重,当乡村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彰显,整个社会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