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三亚市,一场颁奖礼让温暖涌动。站在星光熠熠的舞台上,100位来自6省区的乡村教师,领取了2015年“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首届评选在陕西、甘肃等6省区开展,2000余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优秀一线乡村教师参与评选,最终100名乡村教师脱颖而出,获得2015年“首届乡村教师奖”。(1月18日《海南日报》)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对于许多寒门子弟来说,乡村教师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丰盈农村教育的内核,促进均衡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的价值坚守。“乡村教师奖”的良善初衷,在于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让他们的劳动更有价值,让他们活得更加体面和更有尊严。
在传统社会,被尊称为“教书先生”的乡村教师,不仅备受他人尊敬,在物质生活上也要比普通村民宽裕一些。然而,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乡村教师不仅在经济上陷入了“当教师不如当小工”的生存困境,还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低人一等,成为他人眼中的“无能者”和“失败者”,甚至被留守儿童称呼为“淘汰品”。物质和精神双重的“价值失落”,让一些乡村教师承受了诸多痛苦。
当乡村教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慰藉,当乡村教师难以找到人生突破和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当乡村教师基本的尊严和体面得不到维护,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就会不可避免地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一些原本热爱乡村教育的老师,千方百计地流动到别的地方从教,甚至放弃了教师身份,从事别的工作。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激发社会活力,是一项公共事务,不能将“担子”全部压在乡村教师身上。不论是公共部门通过制度护佑的方式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生态,还是民间力量通过诸如“乡村教师奖”这样的公益活动,来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评价,只有让乡村教师“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他们才可以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坚持得更久。
如果说乡村教师用自己的付出和坚持,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乡村教师也同样需要制度之爱和人文关怀。在身份认同、社会保障、发展空间上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弱势补偿”,有助于让他们轻装上阵。当乡村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乡村教育才会更有希望。
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社会支持,“乡村教师奖”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当乡村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多的尊重,当乡村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彰显,整个社会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