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分享城市化红利
时间:2011-02-11 10:13:11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作者:韩光亮 杨瑶 王其贤
在赵家河、南泥、小南庄三个社区在2010年跻身“百万俱乐部”后,开发区176个有资产的农村社区中,集体经济纯收入超百万的社区达到123家。日前,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
广开财源,社区集体收入近十亿
2010年,开发区176个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9.8亿,较前一年的8.3亿有大幅度增长。 123个“百万俱乐部”成员中,集体经济收入过千万的达到29个。
该负责人分析,开发区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开发区以六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和这一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集体资产快速增长,资产性收入也进入爆发性增长期。此外,产业配套项目的跟进,也为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该负责人说。
与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对应,开发区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的社区分布中,长江路、薛家岛、黄岛、辛安等城市化水平高、产业发达的街道最为集中。
地处开发区核心地带的长江路街道武夷山、官厅、太行山路等社区,集中资金参与了武夷山市场、官厅市场、海博家居市场等一批大型市场建设,每年增加集体收入4000多万元。同样是该街道的焦家庄社区由集体和居民共同出资,控股建设了佳世客商业用房项目,年租金收入1000多万元。
六大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给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目前,该区有近1/3的社区依托大项目,提供厂房办公租赁、物流运输、物业管理、酒店餐饮、商贸娱乐等配套服务。辛安街道蜊叉泊社区临近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工业区,社区330户居民开办租赁项目310个,餐饮服务项目50个,机械经营项目40个。社区集体则借助政策支持,以每亩5万元的优惠价格获得40亩项目发展用地,筹资建设了综合楼、通用厂房、板房、停车场等对外出租,年租金收入200多万元。黄岛街道徐戈庄社区借助临近石化区的优势,购置了200余亩工业用地建设通用厂房,每年获得集体收入1000余万元。
派发福利,社区居民受益经济增长
集体经济大幅增长,社区居民成为主要受益者。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社区将支付居民福利作为主要开销。
在较早完成城市化改造的长江路官厅社区,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在2010年超过3000万。对于社区的“原住民”,除由社区全额负责水费、补贴电费、燃气费用外,采暖费由社区按75平方米的标准给予报销。此外,社区居民出生之日起至18岁享有每人每月300元的福利,退休后同样享受这一政策。在18岁至退休前这段时间,男女每月各享受50元和60元的福利。
考虑到社区完成村改居时每户分到的住房只有一套,该社区目前决定利用数年前在开发区金沙滩区域购置的土地建设近4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其中两万平方米作为福利房分给社区居民,平均每户一套。“集体收入的大头还是要返还给村民,毕竟这是集体的收益。”官厅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利说。
黄岛街道前湾社区通过改制成立了前湾集团,集团目前已发展子公司22家,控股和参股子公司7家。 2010年,社区集体收入达到4300万。在给社区居民、老人发放红利,承担社区物业、维修等职能外,社区计划在春节发放的各种福利达到40万元。
与官厅、前湾等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的社区相比,灵珠山街道柳东社区351万的集体收入并不显眼。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社区中,街道办事处对社区招商引资形成的财力返还成为集体主要收入。这些收入除补贴村民养老、医疗保险外,每年给村民上房屋财产险。每年,作为福利返还给村民的资金超过30万。
资金沉睡,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待破解
社区集体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滚动式发展成为摆在各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开发区社区集体经济2009年实现收入8.3亿,但其中有3亿一直在银行的账户上冬眠。现在是负利率时代,对于集体财产来说,这相当于一种损失。 ”开发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黄岛街道前湾社区,社区书记高四春对记者表示,目前社区可利用的资金有四五千万,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2008年,该社区曾投资了1000多万购入了220亩土地,建起了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这些资本在转化为社区的固定资产、给社区带来稳定的收益时,手中的钱如何滚动起来,成为高四春一种幸福的烦恼。
张利的烦恼与高四春基本相同,虽然社区的收入不少,但慎重投资、实现资产的保值是张利首先要考虑的。在他看来,把集体收入变成固定资产,虽然有些保守,却是当前最现实的做法。
目前,开发区大多数社区在处置集体收入时,除发放福利外,最常用的方式是进行商业网点、办公用房、厂房投资。开发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投资的总体利润率不超过10%,处于整体偏低的水平。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杨瑶 王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