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距离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了整整37年。会议将城市工作提升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足见中国党和政府对城市工作的重视。
把单项工作提高到中央层面来开会,在本届中央治国理政中不乏先例。更显重要的是,有不少会议是七常委集体出席。在这些工作会的推动下,中国相关领域的工作持续前进。
既有升格,也有史上首次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光是2015年,这样的工作会就已经有至少10次,涉及政法、统战、群团、国防与军队改革、西藏、党校、扶贫开发、经济、城市与农村等10个工作领域,并无一例外产生了广泛反响。
细数下来,1月20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召开;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举行;7月6日至7日,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首次召开;8月24日至25日,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12月11日至12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召开;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举行;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这些会议各有特色。例如,由中共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中共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而在今年,开过20多次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则是十八大之后首次召开。
既有蓝图,也有坚定信念
既有高规格,也有重要改革思路,是这些会议的普遍特点。会议精神为相关领域的发展画出了蓝图,注入了信念。
例如,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以及“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关键是要抓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
一些会议的内容,迅速成为舆论场关注的热点。
例如,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引起广泛讨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引发热议。
有的会议,则让人当场感受到了“工作会”的诚意。例如,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军令状”一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起”。
既有铺垫,也有顶层设计
作为“工作会”,会议文件对于工作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作为相关领域的“顶层设计”,这些文件在会议结束后持续发挥作用。
有些文件为会议的召开做了良好铺垫。比如,11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为后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基调。
有些文件则涉及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比如,7月9日,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结束后仅两天,中共中央就对外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11点具体而完善的建议。
有的文件在会后经过长时间酝酿后出台。例如,9月22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之后4个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