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郑州:以人为本科学提高城市化率
时间:2015-12-20 22:23:22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作者:裴其娟 

    昔日荒凉偏僻的鱼塘洼地,今朝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区。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以东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水域靓城已灿然崛起,49家世界500强企业、68家国内500强企业入驻,税收“亿元楼”达25栋,国际会议在此召开,多国政要在此聚首,这个现代化新区越来越散发出夺目的光辉——“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十几年前,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主持绘制的郑东新区规划蓝图,如今已变为生动的现实。

    近年来,以郑东新区城镇化为“龙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铺开,成为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新引擎。

    乘势而上 先行先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河南省主要领导时就非常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他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和基本之策,是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决资源瓶颈的有效措施。利用城镇化推进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为高效利用,走集聚、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1年,郑州市人口达886万人,人均GDP达8000美元,城镇化率达67.1%,进入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探索走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郑州责无旁贷。

    新型城镇化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处于引领地位的全局性工作,对于推动郑州土地资源盘活、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破解土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土地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有助于促进城乡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文化结构、居住环境结构、公民权益结构、社会治理结构转换,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布局、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合理的就业结构,最终实现全市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基于此,郑州依据“中心城区现代化、县域村镇社区化”的都市区建设理念,确定了“一城(主城区)三区(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南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四组团(巩义、新密、新郑、登封四个城市组团)、38个重点产业集聚区、27个新市镇、183个新型农村社区、56个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的空间布局。

    2012年2月16日,郑州市召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通过了《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以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四类社区、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城市组团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六个切入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三大主体”工作之首全力加快推进,全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郑州市划了四条“硬杠杠”:一是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粮食不减产;二是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服务群众的理念,从根本上维护农民权益。不从农村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不以农民放弃土地为身份转换、享受城市政策、城市公共服务的条件,让群众利益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当期得实惠、长期有保障;三是坚持群众自愿,组织引导群众,不强迫群众;四是坚持“三化”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融合互动,协调并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郑州市坚持“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大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县域组团开发等为带动,有点有面、重点突出,全市步入了以集约集聚内涵式发展为特征、提速提质发展的新阶段。

    “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包涵一个主体两个载体。一个主体指以中心城市(郑州中心城区和各县城组团城区)为主体,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充分发挥其在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两个载体,一是依托县城和镇区,依托原有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将其打造成为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载体、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的载体、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载体;二是把各类新型社区打造成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

    “三位一体”就是将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统筹规划、统筹布局、统筹建设,综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县域城镇和产业集聚区的承接承载作用、新型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以就业为带动,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统筹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有序市民化转移和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转换两大核心问题,从而实现全市农民的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切入点工程建设成果累累:畅通郑州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两环三十一放射”“大井字+环线”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形成,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十条市域快速通道基本建成通车,启动266条支路打通工程,已竣工128条,16座绕城高速互通立交建成10座,新改建县域路网1476公里,全域通达、廊道配套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棚改惠民 共享发展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大部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然而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新的居住条件不均等问题也相伴而生,棚户区的存在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市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政策引领、群众自愿、产城融合、就业为本”的原则实施大棚户区改造。以新型社区为基点,构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优先推进规划区及周边3公里内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优先推进煤矿塌陷区和贫困山区易地社区建设,不遗余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涉及的村庄社区建设,努力在公共服务水平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均等化、公平化。

    三年多来,全市1994个行政村有1033个村、210万农民参与“四类社区”建设,启动安置房建设面积2亿平方米,竣工4511万平方米,已有80万农民实现回迁,配建学校352所、文化卫生设施583处、市政道路644条。“一个主体四个权益”、农村“三改”、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制度创新等措施,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化公共服务、实现了城镇化转换。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64.8%提高至2014年的68.2%。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千个郑州人心里,有一千个乡愁。而近年来作为郑州道路绿化建设革命的成果——一条条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已成为人们对寄托乡愁的载体,成为郑州这座自然之美现代化城市的新标签。

    2012年我市提出“有道路建设就有生态廊道”的总体要求,规划双向8车道、6车道、4车道、2车道的道路两侧各建设50米、30米、20米、10米的林业生态廊道,着力体现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健身功能、休闲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和示范功能。

    生态廊道建设是城市交通、道路、生态绿化的一次综合建设。它不是一般的道路景观绿化提升,而是革命性地融入了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中心城区到县市、镇、乡村的连接道路,两侧建设20~50米的绿化廊道,廊道里有自行车道、人行步道,配置公交港湾、休闲驿站。廊道赋予城市道路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保障交通安全、舒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多重功能,达到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经过市区两级三年多的努力,“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廊道美景已在全市26条(段),总长度280公里的道路上变成现实,绿化面积2467.7万平方米,建设人行步道315.4公里,自行车道326.2公里,广场634个,公建综合体130个,公交港湾213个,公厕135个。市区四环以外部分及10条市域快速通道完成生态廊道建设约694公里,绿化面积3214万平方米。

    郁郁葱葱的植物群落,改善了廊道周边小环境的空气质量。中原西路生态廊道作为我市生态廊道的示范路,目前绿树成荫、草木芳菲、鲜花绽放、美景怡人,已成为不少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据园林部门流动监测,中原西路生态廊道中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1000多个,比市区普通道路增加近10倍,媲美人民公园、植物园等大型公园。

    革命性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人文关怀:道路单侧绿化带50米宽的廊道中,必须设有自行车慢行系统和人行步道;人行步道宽1~2.5米,采用渗水环保砖为主的环保材料铺设;自行车道宽为3~4米,采用透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环保材料铺设;在居民居住聚集区等节点,建设休闲健身广场。让人们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重温鸟语花香的惬意,诠释了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当于120个碧沙岗公园面积的新增绿量,提升了城市的“三绿”指标。有了生态廊道的贡献,截至2014年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39.3%、绿地率约3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11.5平方米,比2010年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36%、绿地率约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10平方米,分别增加3.3%、3.5%、1.5平方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加速,郑州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大幕正在徐徐展开,一个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繁华有序的城市形态正在加速构建,一座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已跃然而出,屹立在中原大地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