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作用下,“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样本,珠三角地区有着标本意义。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进珠三角,试图通过这里洞察到中国制造业的真实生存状况,记录下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探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首篇解读珠三角用工现状。
近几年来,“用工荒”的说法始终在珠三角回荡。那么,“用工荒”究竟存在不存在?对于工厂而言,他们确实在为招工发愁,但其实他们更为留不住工人而发愁,因为在珠三角大多数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的工作经验不超过6个月!看似简单的用工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现象
劳务公司白吃白住请工人
东莞的长安镇是国内出名的电子制造业基地。做劳务中介的关天华这几天又开始忙活了,他刚把自己长租的那栋四层宿舍楼打扫出来,准备接待陆续从河南到来的一批又一批找工作的农民工。再过10天左右,大批农民工会从内地来到这里,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农民工,关天华可以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还免费为他们找工作。这些农民工要想享受到这种好事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有工厂招人时得随时顶上去,不能挑不能拣,而且必须要干满6个月才行。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必须把自己的身份证押给关天华,干满6个月才能拿回。
关天华在东莞开设劳务中介公司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三年前他的经济实力渐强,开始用这种白吃白住招人的方式。其实这种模式在东莞并不少见,甚至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比如这家公司只接待河南人,那家公司只接待四川人,有的更是细分到了县。
虽然白吃白住需要成本,但当年关天华肯定就能赚回来,他担心的只是来住的人不够多。关天华的中介模式是珠三角最传统的,就是当工厂向他要人时,他可以按数量立刻带去人,他可以在工厂的用工成本和工人实际的收入之间赚取差价。目前的行情大约是每个工人干满6个月,他能拿到3000元左右。
不过他也感叹,“现在能干满6个月的人越来越少了,春节一回家,能回来一半就不错了!”虽然他也会扣押工人的身份证,但过春节回老家他总得还给人家。所以,春节成为关天华做这行最大的风险,有很多同行则会选择春节过后再给工厂派人,但那时的利润就低了很多,因为每年11月、12月间是工厂用人的旺季,这个时候能招来人,工厂愿意提供更高的“提成”。在这方面,劳务中介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一切都是用钱来调节。
在用工价格上,虽然工厂与劳务公司也时常会博弈,但往往最终还是工厂让步,因为工厂更等不起!关天华告诉北青报记者,有时为了与工厂讲价,他们明明握着大批工人却压着不派出去!
探因
用工成本是越来越高了吗?
很多媒体都曾报道越来越高的用工成本让利润微薄的企业开始招架不住,甚至纷纷考虑以机器人代替人工。不过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性的珠三角地区,自2012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并没有明显增长。以东莞为例,有人力资源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这里普通工人的用工缺口有20万人。尽管如此,北青报记者在实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这里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大约为11元/小时。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工作26天是珠三角地区的“标配”。照此计算,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在2800元至2900元,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
不过,目前东莞工厂的用工成本大约是14至16元/小时,相当于每月3600至4200元。那么剩余的钱去哪里了呢?
工厂付出的14至16元/小时的用工成本实际是从劳务中介拿人的成本,劳务中介则按照13.5元/小时与“工头”结算,大约从中赚走1.5至2.5元/小时。“工头”则给工人开出11元/小时的价格,从中赚走2.5元/小时。
除了劳务公司,“工头”也是整个链条的重要一环。工头往往通过朋友找朋友、老乡带老乡的方式笼络到一批要打工的人,然后把他们交给劳务公司,从中获得利润。
在整个链条中,“工头”的利润率看似最高,每带来一个人每月能有600元左右的“提成”。但由于多数“工头”手上的工人数量并不多,所以总利润并不太高。而且因为手上的工人少,无法与工厂直接联系,所以只能依靠劳务中介公司。劳务中介则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虽然单价不高,但由于掌握的工人数量庞大,所以整体利润丰厚。而且他们是有能力摆脱工头的,比如前文提及的关天华模式,就是为了摆脱工头直接吸引来工人。
中介
有劳务公司年利润几千万
有知情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一些全国性集团是招工大户,往往指定几家劳务中介公司作为招工总代理,每年有几千万元的利润不在话下。对于劳务中介而言,他们与用工单位有着紧密的关系,基本是手里有人就能放出去,就能稳拿到钱。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招工人,用免费吃住留住工人并不奇怪。不过根据劳务公司与工厂签订的协议,必须保证工人在厂里干满6个月才能拿到全额“提成”。由于工人流动越来越快,劳务公司想全额拿到这笔钱也越来越不容易了。
不过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这种完全靠“抽人头”赢利只是劳务公司的一种经营模式,行内俗称“同工同酬”,就是把人推荐到工厂工作。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则是“劳务派遣”,即劳务公司以一定价格与工厂进行结算,然后工人的工资和三险都由劳务公司发放,相当于工人属于劳务公司,被派到工厂里工作。这样的好处就是,劳务公司对工人的控制能力加强,他们可以把工人的身份证扣住,工人无法轻易离职。
另外,这两年还发展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就是劳务公司干脆把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包下来,在自己组织工人生产的同时还涉足生产环节的经营。这种模式往往会是一些有过生产经验的人开办的劳务公司,但这就要考验劳务公司的老板的经营能力,很难说是否赚得更多。
总而言之,无论劳务公司以哪种方式向企业派送工人,都会从企业的用工成本中占取不小比例的利润。
厂方
零散工人企业反而不愿找
那么工厂与工人之间能不能直接接洽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目前是这样。信息不通畅是拦截这个最高效途径的主要原因。
北青报记者近日在这两个地区采访时看到,很多工厂确实为了招到工人绞尽脑汁,很多工厂都想出了“老乡带老乡、家人找家人”的主意,就是鼓励厂里的工人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叫到厂里做工。作为奖励,往往叫来一个亲友老乡来厂里上班,干满半年就能给“挖人”者几百元的奖励。“去年的价码基本是一个人600元,今年有的已经开到了800元,尤其是现在用人旺季到来,没准价格还会水涨船高!”一名在电子厂上班的工人告诉北青报记者。
虽然渴望招工,但对于主动找上门应聘的零散工人,多数企业并不热情。首先他们希望对应聘者知根知底,但这很难做到,作为企业的招聘人员是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的,他们更愿意与劳务公司“公对公”地打交道,即便出了什么事情也说得清。
此外,工厂高度依赖劳务公司的另一个客观原因就是,零散应聘的工人数量毕竟太少,反而拉高了招聘成本,还不如支付“提成”规整地获得工人。尤其在用工旺季,有的工厂一两天内要招到几百上千工人,只有劳务公司才能够做到。
久而久之,工厂与劳务公司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甚至一些企业的招工人员与劳务公司之间或明或暗的利益关系也成了行业潜规则。
工人
任性90后是“说走就走”的打工者
赵昌进是顺德一家劳务中介公司的总经理,早年他曾在当地一家大型电子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具体的工作就是招聘务工者。渐渐的,他发现了劳务中介的丰厚利润,于是辞职自己开办了这家公司,从甲方变为了乙方,也使自己的身家在几年内翻了几倍。
正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赵昌进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者是他之前的员工小赵,离职了一个多月后他又想回来上班了。今年22岁的小赵曾在这家公司负责招收打工者,每找来一个人就能得到一笔提成。9月份业务好时,小赵一个月光提成就挣了5000多元,本以为小伙子该满意了,但赵昌进没想到小赵拿到提成的第二天就辞职了,理由是要出去旅游。
“这就是典型的90后!”赵昌进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无奈,“现在工厂面临的问题也在这里,留不住工人已经是生产线上最大的隐患!”
“这些90后啊,真是说走就走!”这是很多珠三角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感叹最多的一句话。一位企业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这些90后家境未必都很好,有的家里也需要他们贴补,但个性强是这些年轻人的共同特点。他们不是光盯着收入的多少,而是会挑剔工作条件、住宿条件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很多工人在应聘时不是先问收入,而是打听‘要不要上夜班’、‘一周要加几次班’”。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90后还在意工厂宿舍的住宿条件,“几个人一间”甚至“有没有网线”都成为他们综合考量要不要到一个工厂上班的因素。如果一个工厂的住宿条件不好,就算每月工资多几百块钱可能都吸引不到人。
说走就走,也说回来就回来,这种工作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珠三角表面上的“用工荒”。
样本分析
“用工荒”究竟存不存在?
“用工荒”究竟存在不存在?对于工厂而言,他们确实在为招工发愁。但其实他们更为留不住工人而发愁。一家大型家电企业的高层向北青报记者感叹,尽管越来越多的务工者不再愿意让外界称他们为“农民工”,但事实上他们在内心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成员,因为家里收粮食、甚至因为朋友结婚办喜事就可以轻易离职回家。每年春节对于企业都是一次大考,为了能让返乡过年的工人还能回来,企业可谓绞尽脑汁——前几年是免费吃住发补贴还得办晚会,才能留住一些工人不回家;现在一些企业更是想出了包车接送工人回老家的方法,有的大型企业春节放假时要包上百辆大客车送不同省份的工人几百公里上千公里回家,春节过后再包车把他们免费接回来,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人的返工率。
每个工人工作满6个月就要给劳务公司付出3000元的“提成”,企业的代价不可谓不高。但工厂不希望人员流动过快,希望工人长期留住,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冲抵这3000元的成本,更是为了维持住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
很多企业人士都表示,“与普通工人相比,企业更需要的是有经验的工人。”但一个数字让人难以置信:在珠三角大多数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的工作经验不超过6个月!但这确实是真的,而在德国、日本生产线上大多数都是有十几、二十甚至更长工作经验的产业工人。
“看似简单的用工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前述家电企业高层感慨,如果这种用工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升级则会更艰巨,到达我们所呼唤的工匠精神的道路也会更漫长。文/本报记者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