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我国将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智慧城市2.0时代。事实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我国已经出现太多的智慧城市政策性文件。住建部和科技部截至目前已经联合发布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接近300个。而相关调研机构指出,其实在国家“试点”体系之外,中国85%以上的城市都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但系统割裂、数据源封闭。IDC近日也指出,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将大有可为。
在此背景之下,智慧城市在“十三五”期间将出现怎样的政策导向?如何规避实践误区加快推进落地?哪些企业将从中受益?日前,城市化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乔润令表示,智慧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政策等。但总体上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并不成熟,目前出台的政策仅仅是从原则上、宏观上给予支持。乔润令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十三五”期间,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建设,都要防止几个倾向和误区:第一,解决协同不足的误区。中央各个部委之间协同不够,网信办、工信部、发改委、住建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都在出台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今后在出台相关规则之前一定要先解决协同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数据平台建设的协同也很重要;第二,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智慧城市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需要防止;第三,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方便老百姓,“千万不能搞得领导越来越有智慧,老百姓越来越没智慧”,这就把初衷搞乱了。
乔润令说,智慧城市是我国少数几个能与世界保持同步的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差距不大。要想推进和落实智慧城市,首先,在规划阶段就要防止做成封闭系统,因为将来还要增加内容,必须做成开放系统;同时要注意兼容问题,因为很多城市各个部门都做过信息化的改造,但因为部门之间不能对接和兼容,造成了非常大的浪费,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其次,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手段,一定要有盈利模式;不能走政府主导的老路,因为承担不起建设费用,同时,应该走分享经济的路子,任何独立一方都做不成智慧城市,应该地方政府、技术公司、运营公司协同推进、分享收益。再次,每个城市都应该突出特色,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智慧城市本质上是关于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的物联网,这是一个巨大且繁复的系统工程,其对各领域的涉足也有先后。谈及智慧城市应率先突破的领域,乔润令称,第一应该是智慧交通,因为每个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第二是智慧能源,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能源效率,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第三是智慧医疗,这是每个城市居民都非常关心的领域。
乔润令认为,智慧城市“肯定有天量的市场规模”,“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智慧城市是无数“互联网+”的叠加: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这些都加起来才能形成智慧城市的庞大系统”。乔润令说,互联网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肯定会从中获益,此外,绿色低碳类、环境类、文化产业类、城市旧城改造类等企业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