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会议并部署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级工程,支持轻工、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
“这是促使‘中国制造’强筋健骨、提质增效、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必要之举,也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说。
会议并确定,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
根据会议部署,我国将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级工程,支持轻工、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
会议特别强调支持对象是前述行业“有市场”的企业,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举措有扶持有放弃,颇具现实针对性,当前一些行业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区别对待,提高有限的资源和力量的支持效率。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成规模体系。不过,总量虽大,技术高度却很低,短期内仍然无法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比如,在制造业产品检测领域,目前普遍利用人工进行检测,尤其是在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检测行业,技术和设备存在升级改造的空间很大。
李锦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面临主要任务是促进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技术改造作为依靠增量投入引导存量调整的投资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抓手。
为此,会议提出三点具体举措,一是发布工业企业技改升级指导目录,编制年度重点技改升级项目导向计划,引导社会资金等要素投向,激发企业对接市场需求自主升级改造动力。
二是简化前期手续,推动并联审批,加快项目落地,研究推广对符合条件且不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的技改升级项目实行承诺备案管理。
三要推进落实财税支持措施,创新中央财政技改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地方财政加大对技改升级的支持。
会议并要求,完善金融服务,健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开展贷款重组,加大技改升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同时,鼓励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融资聚智,突破技改升级难题。
一些专家建议,新一轮技术改造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设备、改产品、改管理等方式,推动企业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