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中国经济的调整期远远没有结束,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会有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日前,城市化委员会荣誉顾问、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财智论道 非同樊响——中国经济之变革暨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樊纲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过于低迷”,PPI连续44个月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过去10年两次经济过热造成的“后遗症”,表现为产能过剩、地方债务以及银行坏账等。
“中国经济的特点是软着陆,不是通过企业倒闭破产等方式快速消除过剩的产能和债务问题,而是让问题逐渐暴露,然后再寻求解决。”樊纲表示,由于上一轮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实施了抑制措施,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控,所以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恐慌式的崩盘。
在题为“中国经济:近期波动、长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讲中,樊纲对中国经济近期的现状及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樊纲说,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调整期,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仍旧乐观。“好消息是产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现象正在发生,生产力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为下一轮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樊纲认为,经历几年时间,中国一部分产业已经走出了产能过剩阴影,包括机械工业、日常消费品、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正在逐步恢复正常,行业的生产效率在提高。“经济的调整过程有着积极意义,需要我们耐心走完,我不赞成再次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
不少人担忧中国经济会长期陷入低谷,对此,樊纲表示,“不应该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不能把低谷时期出现的现象当成永远,忽视经济增长的潜力。事实上,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樊纲举例说,2014年中国人均GDP只有7200美元,工业化程度仅为65%,城市化程度为52%,此外,7成人口为低收入阶层,国民储蓄率达50%,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消费水平偏低。
“能否实现发展的潜力,主要取决于体制改革、社会稳定、发展教育、宏观经济稳定、城市化等因素。长远来看,中国经济还有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 樊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