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鼓励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实习环节。
目前,我国有2845所高等学校,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一些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脱节,导致就业难、招生难。为更好的就业,武汉某大学2010年毕业生张林,就转而进了一所职业学校。
张林告诉记者,找过一些销售方面的工作,总感觉发展不稳定不长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回来读这个学校,老师都是从工地下来的工程师,强调动手能力,找工作容易被优先选择。
对此,《意见》提出,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引导部分高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向应用型转变。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认为,这几年,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千校一面”,毕业生就业不容易;而且国家经济要调结构,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欠缺。所以要培养人才,有一批学校更强调应用型。
在转型高校的范围上,《意见》明确,应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比如技术大学、学院,来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
马陆亭建议,国家可以通过规划引导。有些学校,特别是地方本科,处在高等学校链条的下游,比如技术本科。国外规律,高等学校甚至九成以上都是应用性的。
《意见》提出,建立学校、地方、行业和企业合作办学的机制。转型高校,应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实习的课时,要达到专业教学总课时的三成以上。马陆亭认为,改革的重点在于“办学方式”的转型,这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师资。
马陆亭指出,规定30%以上实训课程要有,师资有一些需要来自产业一线,不能像从前那样,博士毕业写论文就是好老师。现在一定要与实践挂钩,教师的转型是最关键的。往上体现到办学模式能否转型,向下体现在课程、教学方式、跟学生打交道能不能转型。
为调整师资结构,《意见》明确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还要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实践培。
这两批教师怎么搭配,现有教师可能要与企业联合做项目,要有转化;新进教师是不是要优先从企业来呢?这些在政策上需要做进一步的考虑。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转型,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对于学校而言,这种转型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认为,转型后,学校在教学中会更多考虑行业的意见和需求,对就业将起到促进作用。
路福平认为,转型涉及到教学体系和培养系统都要变,可以把行业协会的、社会上的一些专家包括大型企业的专家纳入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出口上可能更适应,更容易就业。
路福平也表示,考虑到教师课时与收入挂钩等细节因素,转型推行起来仍需时间。
路福平表示,很多老师授课将有一定的变化和出入。英语,体育这些都要有,还不能给学生太多课时,挤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做实践活动。如果涉及到老师之前上课的课时,同时要保证老师利益不降低,推行起来还需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