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与国内的几个同行专程考察了德国工业地带的振兴问题。从德国西北部的杜塞尔多夫沿莱茵河流域直到慕尼黑。几点见闻和感受,供大家分享。
1、鲁尔工业区的功能再造。
德国传统的工业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第一块是东部工业区,这个板块的核心是柏林和莱比锡。第二块是北部工业区,这个板块地处德国最北部,以汉堡和不莱梅为中心,濒临北海,是德国最关键的出海通道。第三块是东南部工业区,其核心城市是慕尼黑,这里有重量级的企业,宝马总部一直安家在这里。第四块是西南部工业区,斯图加特是这个板块的核心城市,奔驰总部、保时捷总部在这里。第五块就是西部工业区,这个板块中的核心城市是科龙、杜塞尔多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近些年比较熟悉的鲁尔工业区就处在西部工业区这个大板块中,以鲁尔区为中心的西部工业区是最大的工业中心,鼎盛时期其工业产值占到了德国的40%。
鲁尔工业区地属德国的北威州。北威州面积约是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省。其中鲁尔工业区覆盖范围约4000多平方公里,占北威州总面积10%多一点。鲁尔工业区在北威州的这个比例,与珠三角在广东省的比例有数量级上的可比性。可见,我们常说的“鲁尔工业区”其实是一个区域概念、是一个“工业地带”的概念,而非国内常指的“工业园区”。德国这种工业区域化发展模式是有别于英、法、美等国以城市为单元的模式。因此,德国“工业区”的改造对我国的工业集聚地带、传统工业基地的转型更新,更具借鉴意义。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鲁尔地区出现“衰退”,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生态和环境恶化,同时出现工厂关闭,工人下岗。其中埃姆舍尔地区受影响最重,失业率居高不下,有数据表明这里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失业率超过15%,社会问题相当突出。值得关注的是,今天的珠三角似乎也开始进入鲁尔地区当年的发展阶段,有些共性的问题也开始闪现。
鲁尔地区的功能在衰退后怎样“再造”呢?一是保留一些有市场需求、可提升的工业成分。这个比例不高,只占到鼎盛时期的5%,二是“还原生态和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复绿”,将工业用地复绿成生态环境用地,其间安排一些文化和旅游项目。鲁尔区选了24个城市,每一个城市做成一个郊区型公园,24座公园最终形成了鲁尔地区新的景观休闲特色的“公园连绵带”,北杜伊斯堡公园、北星公园都是其中的典型。三是围绕城市需求,将一些旧设施旧场所改造提升赋予新功能。
2、脱胎换骨的码头区功能更新。
杜塞尔多夫是鲁尔地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北威州州府所在地。这个城市人口不到60万,面积为217平方公里,相当于海淀区的一半,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与重庆结为友好城市。我们重点考察了杜塞尔多夫老港区的更新。这个港区于1896年建成使用,是当时最现代的内河港口,属于为重工业配套的码头,用于装卸煤炭、钢铁等。随着重工业的退出,码头逐渐冷清,后决定改头换面。他们做事很谨慎、很认真,一个面积只有80公顷的码头,改造工程却分为4期,一期是保护遗产,二期是整个功能的重点,定义为“媒体港”,进驻的是“多媒体”业,如电视台,杂志社,广告公司等。 随着产业进驻和一些现代建筑的落成,文化氛围不断浓郁,“媒体港”因此得名。三期是商业,目前还没有动。为什么没动呢?由于旁边有啤酒厂,现在还在生产。四期,据介绍他们已经想了十几年,现在“还没有想好”。按照他们的说法,整个四期工程完成可能需要100年的时间。我们说我们最多也就5年。但他们的改造很讲究前期的工作,邀请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专家参与规划设计,每个项目要提出5套不同的方案,经过初步选择后,要进行效应模拟。
从行业结构来看,杜塞尔多夫媒体港现在有821家企业入驻。入驻企业中比例最高的是法律税务服务业,占到了14%,媒体、广告、时装等都排名靠前。竞争力在哪儿呢?低成本,媒体港用房平均月租金是17欧,柏林是19欧,法兰克福却高达36欧。
科隆莱茵码头的改造也值得大家关注。这个始建于1830年前后的码头区,按照商务办公+商业+居住+休闲的大方向推进改造,现在已建成Kranhaus商业中心,既有产业功能的提升,也成为科龙这座历史名城城市新形象的代表,成为旧区改造中“新旧功能完美融合”的成果范例
3、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特别值得倡导。
“公众参与”在弗莱堡市的沃邦社区更新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沃邦社区在二战时是一个军营,二战后成为盟军军营,法军进驻,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西德合并,才交还给德国。随着弗莱堡市逐渐成为欧洲“环境之都”、“太阳能之都”,沃邦社区开始重建,从一个废弃军营变成了现在的知名小区。围绕社区的重建,该市规划部门设立了多层次、多领域代表组成的“咨询协会”,由“协会”组织公众参与的“研讨会”,参与者是“购房的意愿者”。通过控制参与者范围、结构,了解真实需求。规划过程历时3年,40多家机构参与方案设计。我带回来一张表,是做公众参与的程序和6个步骤。“公众参与”产生的结果,一是居民主导了建房模式。“我花了钱,希望建我喜欢的房”。 二是对社区的交通、停车、限车,产生了决定影响。三是社区内出现了“居住共同体”。我讲这个案例,绝不是鼓动大家如何去要求一些不能实现的东西,而是想说通过“公众参与”的确能改善许多官员、专家所想不到的东西,能更好地考虑到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诉求。
4、水生态修复和新能源的应用司空见惯。
修复水生态,“分布式”能源推广应用在德国已司空见惯。如,在原矿区的改造复原中,随处可见雨水自然净化和地下水回补设施。许多城市的房前屋后都采用石颗粒铺垫便于水的沉降。达拉萨姆河现在已经很清澈了,900多米的河道经过修复已经变成了一个休闲区,大人、孩子可以在这里戏水。“亲水”是人类的天性,是孩子们的钟爱。把景观水“摊薄”来防止变质,等等,他们把“水”的资源价值、景观价值做了很好的结合,在我国现在倡导“海绵城市”的今天,十分具有借鉴价值。弗莱堡是被誉为“太阳能之都”,太阳能应用得非常普遍,“太阳船”小区就是个范例,这里的房屋几乎都有太阳能光伏屋顶,还有一个欧洲的太阳能应用示范工程,50平米的太阳能板可以保证房屋的能源供给。不仅在弗莱堡市、德国的乡村、高速公路周边、甚至在历史名镇的众多屋顶上,处处都可见太阳能光伏板。
以上是这次德国之行的主要见闻和感受。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第一,工业地带的振兴,应该被动还是争取主动?第二,虽然码头区转型得很好,但有一点很值得担忧:为什么很好的房子看不见人?难道工业衰落了,“人气”一定就降下来了吗?第三,生态理念、低碳意识、“水”的珍视,我们跟德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值不值得“紧跟”。第四,珍重遗产,捍卫文化,在转型当中怎样落到实处,怎样变成功能再造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