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低保”发放的“最后一厘米”
时间:2015-10-28 13:09:56
来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公平与正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要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总有些人喜欢打着特权主义的招牌,想方设法找关系、钻政策空子,占尽各种便宜,而损害社会公正。就拿农村吃“低保”这件事来说,执行发放中的走样和不公,很是令人心寒,其腐败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我的家乡余江县平定乡以前是如何吃“低保”的呢?穷人想吃“低保”不易,富人吃“低保”不难,且以吃“低保”为骄傲,因为吃上“低保”说明你家有背景,有关系。那时大家乐为吃“低保”,争着吃“低保”。2009年我写过一文《当农村吃“低保”成为一种炫耀》,我那位邻居总是欣喜地告诉别人,他家吃到了“低保”,他有多少亲朋好友吃到了“低保”。在炫耀中,从来没有半点羞耻感,其意是“你看,我家县里有人,不穷也能吃低保。”由于吃“低保”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所以吃上了“低保”的就自命不凡,好像高人一等,而真正贫困却没能吃上“低保”的人,就成了讥笑的对象。
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但是一些地方吃“低保”的人往往不是这群人,而是一些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甚至是一些富人。就像我的家乡那样,吃“低保”的人感到荣光,还炫耀。有的村还把“低保”作为离职干部的待遇,小组干部的补贴。在我看来,当“低保”不能为生活穷困的人提供帮助,反而成了某些人分享蛋糕,变成一种炫耀,这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道德的沦丧,更是公平与正义的失守,尤其是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谁真“富”真“穷”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低保”发放的“最后一厘米”难道就真的那么难守吗?
其实并非如此,这次我回家乡听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声音,乡亲们说,他们不再以吃“低保”感到荣光,也不是炫耀的资本。如今就是你再有关系、有背景也吃不上“低保”,之因是该乡自今年五月起就在着力打造阳光、透明的“低保”工作。村里的老叔说,如今这项工作做得相当细,吃“低保”的家庭先写申请,乡干部根据这些“低保”申请报告,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查,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家庭,不进行“低保”评审评议。对申请的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并组成评审评议小组进行投票表决。为防止人情户、关系户出现,还实行亲属回避制。评审评议结束后收集选票,由唱票人、记票人、监票人进行统计,其结果向全体评审评议成员宣布,向村民公示名单和寻求监督等。
我去了几个村后了解,发现做法大都如此。后来,我还去了乡政府核实,乡纪检干部说,我们把发放“低保”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告知,让村村户户都了解那些人有资格吃“低保”,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做好亲属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主动退出,摆脱关系保、人情保。第二阶段是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审核、公示阶段,制订了申请登记表、入户调查表、评审评议表、选票表、公示表和财产核查委托书。为确保调查真实可靠,村组干部只负责带路认人,不得对调查发表其他意见误导调查人员,干扰调查小组工作。第三阶段才是上报、审批和档案整理。之后乡村干部还要对享受“低保”的对象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对低保人员情况变化有充分了解,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应保尽保。全乡有提出申请人员1344人,最后评出925人,清退关系保、人情保196人。乡亲们告诉我,今年吃上“低保”的人,才是真正该需要吃“低保”的贫困人。
我想,同样在一个地方,为何会发生如此变化?一位乡干部还这样对我说,群众身边的腐败才是影响最恶劣的,因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别小看这吃“低保”中的不正之风,却严重损害着政府的形象。也正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才下决心,下大力气,认认真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可见,做好“三农”工作,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并非是难事,只要真正为人民服务,认认真真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平定乡的“低保”发放工作的前后变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