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走进彝家——记小凉山之行
时间:2015-10-22 13:23:48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谭婷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 

  月亮有心无以为寄,给清风吧,怕它忘记,给蝉鸣吧,怕它不能自已。——题记  

    从万三坪村调研回来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依然记得那个几乎全部是彝族的淳朴村落。调研小组选定万三坪村来探究民间文学经典与村落生活的关系,是因为万三坪村虽然地处偏远,但民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纯粹,是调研的好选点。记得刚到的那天,雨就一直没停。山路弯弯,我们的车在路上行驶得并不快。海拔一点点高起来了,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居民房不见了,红土地红得耀眼,绿树叶翠得发亮。车转过很多弯,曲曲折折间,山间的云雾渐渐浓密起来,从一缕缕到一片片,再到一山山,云雾绕绕,飘渺不定。起先我以为是山上人家的炊烟,后来才发现那是大自然给予大山的恩赐,让云彩、清雾去亲吻它,守护它。小面包车一路开去,沿着蜿蜒的山路,雨水冲下来的泥巴溜进了小河,之前清澈见底的小溪现在已是小小的洪流。车子不能再进山了,师傅把我们放在岔路口,于是我们背着行李、撑着伞慢慢走上去。

  山上很美,绿色的树一层层,山上的荞麦花白得可爱,雨调皮地亲昵着它。泥泞的路曲曲折折,我们终于来到朋友的奶奶家。走进去,低矮的瓦砖房,院子里的水泥地还没修平整,迎面走来的是一位极具彝族特色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穿着彝族长裙,绑着裤脚,叼着烟斗,操着一口彝语,偶尔夹杂几句方言。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个村子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小,大部分老人不会说汉语,中年人也不爱说,大家交流还是习惯用彝语,亲切、自然。走进做饭的小屋子,屋内是木头横梁,木头门,正中间是彝族人特别敬重的火塘,保留了彝族人的传统。彝族人民自古崇火、敬火,习惯围绕火塘吃饭、聊天,火塘也因此成为彝族家庭的象征。朋友示意我们坐在客方,也就是进门火塘靠右的地方,主人则坐在火塘靠左的地方跟我们聊天。聊天过程中,奶奶在火塘上烧了水,将洗干净的土豆一部分放在火塘里烤,一部分放在火塘上煮。菜园里绿油油的,去摘菜得翻过篱笆,同行的一个同学险些摔了一跤。朋友告诉我,整个万三坪村都没有修建厕所,要上厕所就直接去菜地。村民们都很习惯这种原生态的生活,另外,这样也刚好给土地施了肥,是两全其美的事。对于万三坪村村民依然保持着如此淳朴的生活习惯,我觉得这与城镇化进程对村子的影响程度较低有关——村民对外交流少,基本上就在村内或彝族自治县活动,较之城市人喜欢的电热器,当地村民更爱火塘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城市文明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他们依然在坚守着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吃完午饭,我们告别了老奶奶启程去采访。一路上雨声滴滴,滴在每一片绿草地,滴在每一点苍穹里,滴滴答答,有恃无恐。远处,一片蝉声嗡嗡作响,心里快乐得要命。路边的青苹果树上挂满了雨滴,顺手摘了几个吃,酸甜可口。路上,朋友告诉我们,彝族家支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建立的家族制度,万三坪村的许多村民都跟她一个家支,平时大家互帮互助,村民关系和谐安宁。在采访的第一家,我们被邀请到火塘边与一位彝族老人聊天。这时,一个小侄子跑过来说,村里能“讲古”的老人都上山了,那里有人过世,他们过去凑凑热闹。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准备上山采访,一方面可以采访到更多的老人,另一方面也能亲身体验一下彝族的丧葬文化。

  所谓上山,其实是沿着盘山泥巴路爬上去,看着山上的屋子离我们很近,但是要绕很大一圈才能到达。下过雨,路很滑,稀泥溅到了裤子上、鞋子上,每向上一步,背上的行囊就会颠一下。刚开始爬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后来就只有默不作声、咬着牙关往上爬了。走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大家的后背就全部湿透了。别看这条泥巴路难爬,而在几年前这里根本就没有路。现在的盘山道是朋友的父亲为了答谢父老乡亲自己出钱凿出来的,后来因为修水泥道成本太高,只能作罢。尽管如此,村民们已经对他感激不尽了,因为正是这条泥巴盘山路使得附近几个彝族村寨间的沟通、交流日渐增多,“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因爬山而出的事故越来越少。对于当地人来说,正是应了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后来,为了节省路程,我们决定在半路上走一条更陡、更便捷的路。快到山上的时候,听到山头鞭炮声音,一问才知道这是当地习俗:每当村里有老人过世,就会有人站在山头观望不同方向的来人,在他们快到村子的时候,放鞭炮迎接。后来,在丧葬友邻聚餐中,我们发现,村里人都来帮忙,据说这是彝族村寨的风俗。这种邻里之间相亲相爱的场面着实让我们几个从大城市里来的人感触良多: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这样吗?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人情味却越来越薄,不如呆在这小山村里让人心境舒坦,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由于彝族人好客,可以说,我们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吃完了晚饭。

  回到万三坪村还没来电,雨还在下,今晚注定要留宿了。据了解,万三坪村通电的人家很少,一遇大雨天还容易停电,自来水是引自山上的泉水,凉飕飕的。朋友用怀念的语气说,村里没通电之前家家户户都靠火塘里的火光照明,大家一起围着火塘吃饭,一边喝转转酒一边唱歌,很欢快。是啊,没通电之前,这里的人们是靠着自然的赐予生活,在喧杂中体验着丝丝自然的静谧。看着火光映红人们的脸,我觉得这寂静小山村里多的是人情与人性。也许,真正贫穷的不是物质上的拥有,而是精神上的缺失。这里没有城市文明带来的便捷与享受,拥有的是另外一种诗意的栖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