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上述难题?这是摆在和平县教育局领导面前的一道现实而急需破解的难题。对此,和平县教育局领导内部出现了几种不同声音,如这些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扭转过来,我们这批人无法完成此重任(不去搞什么教育改革);这些问题既有师资、管理,也有硬件建设方面原因,因此,在目前情况根本无法全部解决(即使尝试教育改革也是徒劳无功)等。
震耳欲聋的口号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黄伟平局长没有参与辩论,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当他看到公白中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亲子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天天快乐、健康向上,全校辍学率为零,而且该校多年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三时,他异常兴奋,深入思考,萌生出“文化活动→文化育人”的念头。假如全县中小学都像公白中学一样,问题不是很好解决了吗?(既可以破解校园文化生活贫乏问题,又可以解决厌学、逃学、辍学问题;既可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又可以解决生源不足问题;既可以解决德育落实难问题,又可以解决素质教育落实难问题;既可以解决习惯养成教育难问题,又可以解决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氛围不浓问题;既可以解决教学质量提高难问题,又可以解决教育创强内涵建设难题。即一种措施破解多种困难和问题。)
当他将这个想法于2010年9月16日拿到班子会讨论决策时,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文化育人”只是一种刚提出的教育理念,而且连内涵外延都还没有搞清楚,就在全县实施为时尚早;有人认为“文化育人”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是素质教育口号的翻版,没有多大价值;有人认为“文化育人”是没有用普遍事例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理念或模式,不具有全县推广意义;有人认为“文化育人”作为新教育理念可以一试,没有去试怎么知道就不行呢?
归结起来,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多数人以不能影响教学质量为由,暂不推进文化育人,这样可以保障教学平稳,还可以静观其变,进退自如,没有多少责任;另外一种,少数人认为要实施文化育人,勇敢一试,全面推进文化育人,但是风险很大,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如何决策?这是黄伟平局长必须面对的辣手问题。是少数服从多数、顺水推舟,坚持传统育人方式?还是坚决推进文化育人,主动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坚持传统育人方式没有半点风险,但是上述问题依旧而且有逐年加剧趋势,如留守儿童问题会更加严重,厌学、逃学、弃学现象会十分严重,很多留守儿童失去教育机会,很多家庭将因子女教育的缺失而丧失“脱贫奔康”能力;义务教育生源质量基础难以夯实,培养更多人才的任务难以完成,甚至连让学生“成人”的任务都难以完成(一旦这些未“成人”的学生流入社会,将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落实素质教育由于缺乏有效载体,教育创强难以达到硬件与内涵质量同步创强,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县,即硬件改善完善了,教育教学质量也还是“涛声依旧”。坚持传统育人方式,哪怕教育发展真的不如人意,也是多数人的决策,自己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坚决推进文化育人,由于没有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引,而且多数人不支持,有可能难以推进实施,即使推进,如果在制度、管理、评估、激励等方面无法及时跟进、配套落实,受重视程度、理念理解、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学校之间实施效果差别较大,有些学校的实施效果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顾此失彼、轻重不分、片面实施,进而导致教学质量或某些指标下滑,将会受到社会群众尤其是县人大代表的质询,自己要承担全部风险,弄不好还会因此丢掉“官帽”。虽然只有十几分钟的决策过程,黄伟平局长却觉得比十几年都要漫长和艰难。
沉默片刻,黄伟平局长用坚毅的眼光扫视了全体班子成员一遍,果断地说“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推进文化育人,舍我其谁?在校舍场室、设施设备、教师素质、管理成效难以短时间改变、改善的情况下,在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实施文化育人是比较可行的、有效的方法理念,也是全县教育者几经摸索的智慧结晶。破解三大教育难题,时不我待,不能等,而要争分夺秒!如果实施文化育人的效果不佳,责任由我承担!”
大家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随即情不自禁地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大家知道局长做出这个决策十分不容易,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掌声里,大家知道局长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全县推进文化育人;掌声里,大家清楚局长比任何人承担的责任都要大,现在需要的是大家的共同支持和行动!
在风险与责任的平衡中,黄伟平选择了责任;在逃避与担当的斗争中,黄伟平选择了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