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古老的丝路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我国加快形成内外统筹、陆海联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广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历史上唯一千年不衰的对外贸易口岸,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中国政府决定于1957年春在广州创办广交会,历经58年风雨,已发展成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世界第二大展,品牌影响力逐步放大,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风向标”,更是广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1%,进口大降17.7%,贸易顺差3762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前7个月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服务外包等方面,都保持可喜的增长。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3485.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高于我国对全球出口增速0.76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1%。我国企业在沿线60个国家新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786个,新签合同额494.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9%,同比增长39.6%。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沿线国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广州应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发展,进一步擦亮“广交会”这张城市名片,使其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要借船出海。当前,从国内看,由于地方GDP主义的驱动,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钢铁、煤炭、玻璃、水泥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从国际看,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蕴含大量的需求,为推进国际产能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应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依托“广交会”这个平台,做好外交服务工作,完善财税支持,发挥优惠贷款作用,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PPP项目贷款,出台以境外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实行境外发债备案制等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产能合作。
另一方面,要引船入港。据统计,本届广交会共有2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53家企业参展,占进口展区参展企业总数的58.44%。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以及中非、中土、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到中国投资兴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因此,应该不断优化管理、完善服务、提高水平、改善环境,巩固自身优势,支持更多的沿线国家的企业借助“广交会”进军中国市场。同时,搭建平台,集中展示全市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进行项目和大宗贸易洽谈,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客商为重点,邀请更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采购类客商、世界500强、境外友好城市及有投资意向的中央企业、知名民营企业等参会洽谈,让“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成为招商引资的新亮点。
广交会在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广交会的主办地,广州自始至今始终不渝支持办好广交会,也为对广州及周边地区将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和展览业的深刻调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广州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要积极主动融入,加速推进改革创新的步伐,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进程中继续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广交会”成为广州一张“永不退色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