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今年年底,北京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到2020年,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从12%上升至18%,绿色出行比例有望达到75%。
昨天是城市无车日,北京市交通委对外发布了北京市自行车、人行系统建设情况,今年内,将完成《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在二环路以及三里河、南锣鼓巷等八个区域完成标准自行车道建设。
将研究方案提升自行车出行水平
昨天下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从交通委步行走到地铁,乘坐地铁换乘到复兴门,又从复兴门公租自行车网点取车体验了金融街的自行车骑行系统。
“骑车又能锻炼身体,又不用怕堵车,我觉得挺好。”周正宇骑行一段时间后告诉记者,为了让自行车回归北京,交通委正在加紧制定《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下称《规划》),想以正规文件形式为北京的自行车道建设提供保障。
据了解,《规划》预计年底前完成,重点做好步行和自行车网络规划,主要分步行道等级划分及步行道网络规划、自行车道等级划分及自行车道网络规划、步行、自行车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规划》将提出步行和自行车环境改善典型示范工程方案。目前,初步计划在周边商业中心、高校云集的五道口地铁站、西直门外大街等处,针对客流集中、步行与骑行环境有待改善、硬件设施存在缺陷的情况,研究提出提升步行自行车出行水平的综合方案。
今年改造步行自行车道248公里
记者从交通委路政局了解到,2015年的步行自行车系统整治,结合城市道路大修与慢行系统整治专项工程同步进行。今年计划对 “一环八区(二环路、三里河、南锣鼓巷、什刹海、奥体中心、中关村西区、青塔、方庄、来广营)”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进行整治改造,共涉及市管道路82条、167公里,区管道路88条、81公里。
自行车和人行系统有望纳入十三五规划
昨天,交通委规划部门负责人表示,自行车和人行系统还有望纳入十三五规划,将这一项单独拿出来做一个远期的规划。
同时,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公租自行车投放力度,近期在全市新增了20个租赁点,新增1000辆公租车。
交通委运输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规模比去年新增10000辆、站点370个,累计已建成1730个站点、5万辆公共自行车规模。
■ 追访
64%网友认为绿色出行环境不理想
市民愿意骑自行车上班吗?近日,新京报联合腾讯大燕网推出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1768名网友中,支持“自行车+公交”、“自行车+地铁”出行方式的网友,占87%,但其中64%的网友认为,目前绿色出行的环境不够理想。还有42%的网友认为,使用自行车接驳地铁,停车不方便。
在家中有自行车的1496名网友中,每天使用的,仅占33%;41%的网友认为,自行车出行最便利的区域在五环外。
而事实上,北京曾经是“自行车王国”。1980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是62.7%,到2014年底下降到11.9%。分析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人们更青睐小汽车出行。从出行环境来看,由于小汽车迅速扩张,严重侵占自行车行驶空间,并威胁人身安全——不少自行车道被停放的小汽车挤占,自行车只能在停放和行驶的小汽车夹缝中前行。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目前,北京大概有四成的机动车日出行距离不足5公里,这一部分出行需求是可以通过自行车解决的,如果这部分人选择自行车出行,将有力地缓解交通拥堵。
9月是“绿色出行倡导月”,有关部门呼吁市民“3公里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公共交通”。
但近日,新京报记者通过体验自行车出行,发现目前的骑行环境并不理想,由于自行车专用道被机动车挤占,自行车只能在机动车夹缝中前行;自行车停车位也严重不足,大量人行道被占用,丢车情况也时有发生。
【体验·行车】
隔离栏拦不住私家车抢道停车
私家车“钻空”开进自行车道
9月18日早高峰,新京报记者骑车跟着有8年骑行经历的孙键体验了那些被骑友们称为“噩梦”的路段。
7点半,记者从南二环开阳桥附近出发,此时南二环主路已经开始行驶缓慢,而开阳桥下,等待左转的车排队几十米。孙键告诉记者,这样的堵车天天有,当初他接触自行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堵车。
从开阳桥向北,走菜市口大街,骑车感觉很轻松,最外侧的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用水泥隔离带划分。但骑到距离菜市口不远的中信城附近路段时,本来供自行车使用的车道,一些私家车开了进来。记者估算,大约有50多辆自行车,只能跟着汽车后面缓慢前行。有等不及的人则提车把上马路牙子,直接从人行道上骑过。
随后,记者骑行至广安门桥至菜户营桥的二环辅路路段,这里的自行车道不明显,只是断断续续有隔离护栏将外侧车道隔开,路侧也没有施划专门的机动车停车位。记者体验发现,有些私家车就趁着隔离栏空当进来,将车停在路边。
孙键说,自行车道被挤占后,自行车不但没有合适的路段行驶,最可怕的还有随时被开车门绊倒的危险。孙键认识的骑友,几乎都经历过被突然开启的车门带倒的经历。“轻者磕碰伤,重的有把骨头摔坏的。”
自行车在机动车中“惊险”穿行
除了车道“被抢”,有一些路段,自行车还不得不在机动车中穿行。
18日早上,记者来到宣武医院门前,在医院停车场入口处,一排等候进场停车的私家车把辅路完全截断,记者只能下车在车辆前后缝隙间慢慢推行。
8点,记者骑行到长椿街路口,这里正值早高峰最繁忙的时段,路口每次红灯都会有上百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排队等候,但机动车右转车道与自行车道在这里交叉,不是自行车大军把私家车憋在路中间,就是私家车把自行车“大队”冲散。自行车左转则更加危险,大部分自行车选择斜穿马路通过。
孙键告诉记者,如果有完备的自行车骑行系统,在大的路口,自行车是应该有待转区的,而不是和行人一样走斑马线,更不应该斜穿马路。
【体验·停车】
自行车位缺乏存车处无人管
商业区附近 自行车“乱停”
17日上午,新京报记者骑车沿工体东路向北行驶到世贸广场附近,在商场周围没见到自行车停车处,绕商场一圈后,记者只能求助于商场保安。保安随后将记者带至商场北侧的公路便道,这里散乱停放着数十辆自行车和电动车,该保安称,附近并没有正规存车处,员工及客人的自行车都会停在此地。
随后,新京报记者来到位于工体北路上的三里屯SOHO,在巨大的广告牌边,上百辆自行车和电动车“扎堆”,占据了路边的人行道。
一名女士先把外围的数辆车搬走,再把自己停在中间的自行车推了出来,“车放中间就不容易被偷了。”丢了两辆车的她总结出了这个经验。记者在SOHO附近查看,并未见到正规自行车位。
在王府井金宝街路边,多家商场的后面都停有自行车,记者向多家商场的保安咨询是否有自行车位,均表示没有,只能把车停在商场外锁好,保安不负责看管。
在新东安购物广场和光耀大厦连接处的消防通道内,停着不下百辆电动车、自行车和三轮车。在消防通道的墙壁上,贴有多张“禁止随意停放各种车辆”的警示牌。现场看来,警示牌未起作用。
5000元买自行车 一星期被盗
记者探访发现,大部分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都无人管理,这导致丢车事件频繁发生。
David是国贸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美国人,来中国已经有3年时间。来中国前,他就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喜欢复古风格的自行车。到北京工作半年后,他花费5000多元购买了一辆复古车,一个星期之后就被盗了。
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曾经的自行车收费存车处,如今已经无人管理。在西单灵境胡同地铁站附近,经营存车处的老张介绍,因为此行业利润微薄,有的甚至是亏本经营,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存车处逐渐消失,一些存车处设施并未拆除,但已无人管理。
“承包费太贵,而且这么多年了,存车费基本上没怎么上涨,比如我这里是一辆车存一天一元钱,怎样算都是赔钱生意。”老张介绍,因为他的存车处紧邻一家商场,老板每月会给他5000元,作为商场员工的停车费,此外还有外来自行车前来停车,这也是他坚持下来的原因。
■ 回应
交通委:将增加阻车隔离桩
西城已在金融街等区域试点自行车道连片,取消停车位539个
对于自行车只能在停放和行驶的小汽车夹缝中前行,昨日,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回应称,2015年慢行系统整治,主要治理措施有五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行车路权,确保自行车优先通行空间。
根据相关标准,有条件路段设置路侧停车位,但路宽小于6米的,取消停车位;大于6米小于等于9米的,设置自行车道,取消路侧车位,但机动车允许借行。在不符合机动车借行的路段,交通部门今后将逐步增加阻车隔离桩。
目前,西城区已在三里河、金融街等区域,试点将所有自行车道都做了护栏隔离,在自行车道的入口也增加了阻车桩。“这个阻车桩是软性的,能阻拦机动车进入,自行车骑行者不小心碰到也不会伤到。”西城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们取消路侧停车位539个。”
除了在自行车道出入口设置物理隔离措施防止私家车占用,有些路口的断点位置不具备设置隔离桩的条件,对此,交通委路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些地点,交通委已经协调交管局加强日常执法力度。有条件的路段设置监控设施,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并举,“违停受罚”,严重违法停车行为一律清拖。
而对于自行车停车难问题,昨天,交通委规划部门负责人表示,自行车停车场的建设将纳入交通委相关的年度或者阶段性工作计划中,计划加强在地铁站建设自行车立体停车场,通过挖潜,在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成立体停车场,与相关部门协调为自行车提供路侧的错峰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