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早上7点半,中通快递北京一家网点的经理何鹏远(音)来到仓库盘点快件。他看了看表,心不在焉地介绍着手下的30来个快递员。“河北”、“贵州”、“四川”,他一一报出他们的家乡。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5日报道,没有一个北京人。他说:“去年有两个北京人,但他们辞职了。他们受不了这么大的工作量。城里人被宠坏了,吃不了苦。”
报道称,何鹏远来自中国南部的贵州省,该省的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农民工伙伴,他不会干这行。他说:“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是一支源源不断的大军。他们来到城里,使劳动力价格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
首都居民大多对快递员熟视无睹:在北京各地,他们骑着电动三轮车奔走于大街小巷,给人们送去信件和网购的商品。一名快递员开玩笑说:“我就是圣诞老人。”
每一代中国农民工都为该国经济的跃进出过力。何鹏远的祖父母在稻田里耕作,他的父亲在工厂里组装出口电视机。现在,在中国试图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经济向消费和服务模式转变之际,他这代人又成了新时代的“马前卒”。这些人是为高科技互联网热潮助力的低科技燃料。他们服务于一个人数日增的消费阶层,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尽管最近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的电子商务热潮已催生出数以千计的快递公司。
何鹏远估计,在该公司所送的包裹中有70%是在淘宝和天猫——中国电商巨鳄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购物网站——购买的商品。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子商务公司已通过在美国上市筹集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但是,大量价值是快递员的劳动创造的,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助推着中国的这些商业模式。
总部设在广州的艾媒咨询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毅说:“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物流成本低不仅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事关生死。”
张毅将快递员与生产苹果手机的富士康公司的工人相提并论。他说:“中国的物流公司不仅廉价,而且高效快速。”
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的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网络效率惊人。”
电子商务依赖于这些极其廉价的快递服务。多亏了何鹏远手下那些快递员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在大多数地区将一个快件隔夜送到目的地收费10元至13元人民币,大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主要受益者是人数日增的中产阶层。
廉价服务意味着何鹏远的快递员运送任何东西,从一盒纸巾到一副鞋带。
这种工作的人力代价是惊人的。大多数快递员对于能在城里有份工作感到满意,但他们说,干快递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数月不能见面,劳动量大,而且自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在法律上,他们是脆弱的,因为他们没有北京城市户口。
来自邻近河北省的快递员陈兵(音)说:“我希望儿子还记得我是谁。”他说,由于工作强度大,他3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看看老婆孩子。精瘦结实的23岁小伙子吴章才(音)的情况更加典型——他过年才回一次贵州老家。
以中国标准衡量,他们的收入不错(包括奖金在内,每月大约5000元),但十分辛苦。何鹏远说:“高峰期早上7点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半夜。压力很大,每天要送300到400个件、收100到200个件,在某些地区甚至700到800个件。他们整天都在奔波,在爬楼梯,回来后累得动都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