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9日举办的第四届城市化国际峰会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布了《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共分为“2008年中国城市化概览”、“专题研究”和“案例”三大部分,较为详实的分析了2008年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2008年中国城市化概览部分主要包括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率分析;2008年中国31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城市化率分析;2008年中国286座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城市化率分析;2008年、2007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城市化率前50强分析,以及2008年中国“十一大城市群”城市化率分析等主要内容。
专题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和当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实践探索部分较为详细的分析了重庆市、德州市、天津市北塘新区、顺德北滘和巫溪的城市化道路。
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城市化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城市化率达到33.28%(按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较2007年城市化率32.93%,提升了0.35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认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得以继续提升,主要得益以下原因:
首先是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日趋合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第一产业人口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解放出来,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实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其次是房地产业的持续投入和高速增长,极大拉动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自1998年起,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据资料显示,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41185万平方米,销售总额达19070.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6.3%和79.2%。据统计,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已由1949年的
房地产投资开发在保证大量外来人口在转移进入城市后可以安家落户的同时,也为大量农民工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城市生存。同时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还带动了水泥、钢筋、建筑装饰装修、家具电器等数十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最后是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和统筹城乡工作的深入开展。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19234个,比1978年增加17061个。新建的建制镇大多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是分布广泛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相伴生的小城镇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2008年全国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在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的同时,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城市发展结构日趋合理。据统计,2008年市区总人口100万以上人口城市达122个,占18.6%;50-100万人口城市达118个,占18%;50万以下人口城市达415个,占63.4%。
2008年随着一些省市展开的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化,长期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户籍制度得到进一步松绑。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实行“双轨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等各种创新政策的出台和相继落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在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权益权力和城市统筹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农村人口分步骤、分阶段、有规划、有体系的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成为突破长期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报告也分析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现实情况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以投资-出口为主导、以批租土地为特点、以重化工业为载体、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另外,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有理由相信,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崛起必将成为中国决胜21世纪的核心推动力。
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年度会议,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年峰会吸引了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友好人士、企业领袖积极参与,一起聚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流事件和发展趋势,精确解读国策趋势,积极探讨产业前景,被誉为中国城市化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思想交流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