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全国地方党政机构的公车改革,正在酝酿进行中。
改革的动力来自中央。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干部公务用车,并按照行政级别发放汽车补贴。
更重要的是,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在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则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公车改革。
2015年已过大半,地方公车改革的推进力度并不一致。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官方公开报道发现,截止到8月18日,全国正式公布公车改革方案的省份只有广东、陕西、湖北和安徽四省。这四个省份的方案内容是怎样的,改革的效果如何?车改大限将至,其他省份为何迟迟不推出方案?
陕西动作最快
2015年8月19日,早上10点整,淘宝网进行的一场公车拍卖活动即将展开。每辆车号牌都对外公开,页面上端是“德系公务车”,第一辆奥迪车起价3.5万,在起拍前1个小时,已经吸引了11.4万次围观。
这已是陕西省车改办第六次公开拍卖公务用车了。在四个已经亮出方案的省份中,陕西动作最快。
2014年7月28日,中央公布公车改革方案仅过去半个月,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就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陕西车改时间表,“要确保年底前省级党政机关率先完成”。一周后,陕西公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3个月后,《陕西省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在全省印发。
陕西省的车改时间表也比中央的要求大为提前:陕西要求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省级机关及省级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公车改革;2015年6月底前,力争完成各市(区)、县(市)、乡(镇)级机关的公车改革;从2015年7月至12月底,对全省公车改革工作检查验收。
不过,要是以国务院的批复时间为节点看,陕西和广东并列成为全国最先推出公车改革方案的两个省份。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对媒体表示:“广东是第一个提交公车改革方案的省份,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广东和陕西两省,一个代表东部一个代表西部,将首先批准公车改革方案。”
“陕西省原本是全国第一个推出公车改革方案的省,但不愿意成为领头羊,以免面临过多关注。于是等到广东方案审批下来后,与广东一同进行改革。”一位接近陕西省委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依照陕西省方案,取消公车后,省级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分为七档,科级以下补贴最少,每人每月550元;正厅局级最高,每人每月1690元。正厅局级干部原则上属于改革范围,但方案的态度是“鼓励参加”,“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车的,可以保留,但不得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据《华商报》2015年5月29日报道,“目前,省级机关车改基本完成,公车处置正加速进行,继4月首批公车网络竞拍后,5月第二批公车拍卖也于昨日完成。”
陕西车改方案出炉后,其他省份立刻慕名前往取经。据陕西省公车改革办人士对媒体透露,陕西省公车改革方案批复前后,江苏、湖北、安徽、天津、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河北、重庆、湖南、云南、山东、河南等省分,有的派员考察学习,有的来电来访交流。
副厅长骑自行车去开会
作为第一批推进公车改革的省份,广东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革的顺序从上到下,其中省直机关公车改革于6月底前完成,地级以上市、县区将于9月底前完成,乡镇于12月底前完成。
“目前省直机关的车改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除了一把手,副厅级干部都没有车。”广东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谷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在职的时候副厅长还配有公车,司机也是相对固定的。”
广东省人社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单位公用车还有,但数量比以前减少了。人社厅现在只有厅长配专车,其他副职一律没有公车坐了。”
从一位广东干部7月份的工资单来看,车补已按级别发到每个人的账户上。以前有车用的干部也在逐步习惯没有车的日子,8月初,人社厅一位副厅长骑着自行车去省政府开会,消息立刻传遍了机关。上述人社厅公务员觉得这并不夸张,“如果开私家车去省政府根本没停车位。人社厅的处长去省府开会也有很多骑自行车。”
省直机关车改完成之后,广东省的下一步重点是地市车改。广东韶关一位处级干部透露:“市里的方案要9月份才出,补贴从10月1日开始发放。”对这位干部来说,车改影响不大,“单位本来就只有一辆车,车改后估计这辆车也保留不了”。
广东早在22年前就尝试进行公车改革试点。1993年,东莞市沙田镇在全省第一个“吃螃蟹”,试点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由于广东省经济发达,地方财政预算充足,在给公务员汽车补贴方面较为大方。对于已经参与货币化改革的广东省地方政府公务员来说,新的改革方案会让他们的车补减少。
“珠三角的试点开展得较早,大部分县乡都把补贴控制在3000元以内。现在中央要求金额不能超过统一标准的30%,其实补贴还是有缩水的。”广东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谷梁说,“之前在珠三角的试点,一个处级干部可以拿到一个月2000多块的补贴,现在只有差不多1000块。”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广东省的车改方案出台后,科级干部的反响最为强烈。主要原因是广东省的车补标准低于湖北、陕西,也比之前广东推行的地方车改补贴低。以东莞公务员目前的交通补贴看,正科级干部补贴1800元,广东省的标准正科级只有600元。
早先在佛山、惠州等地的车改试点中,补贴标准没有完全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而是分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市长、县直局长、乡镇长都是一线领导,补贴相同;市直中级干部要比属于领导干部的县长领得少。
“全国各地情况不一,要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谢谷梁也理解中央和省里的苦衷,“用真正的公务量去评判也不可能做到,按级别发放补贴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办法。”
“推行不下去之后,只能暂停了”
像广东一样在多年前就试点公车改革的地方,全国还有很多。
比如江苏已有47个县(市、区)“试水”推行公务用车改革。江苏南京市下辖的所有区县和街道,至少于十年前就进行了公车改革。那次车改,除了公检法部门没有参与,区县中的所有部门一把手、副职都取消了公务用车。
汽车补贴的标准是正处级每月发1800元,副处级补1400元。“有些街道由于路途远,会稍微多一些额度。还有的街道,直接一次性向干部支付两年的汽车补助。”南京市一位副处级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从各级干部的反映来看,南京市的这次车改比较顺利,由于区长、副区长都属于市管干部,车改与他们无关。利益相关方主要是区县所属的局长和副局长们,这之后所有局长都是自己开车,很多人当时没有驾驶证,特意突击学开车。
按照江苏省政府2014年公布的计划,江苏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省级机关车改,地方党政机关车改在下半年基本完成。但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截止到2015年8月上旬,江苏省直机关的车改并未启动。
一位接近江苏发改委的人士透露:“江苏先在武警搞了下试点,发现所有人都要贴钱办公,推行不下去之后,就只能暂停了。”
“现在车改的风声都是模糊的,不让议论。”江苏某省直机关干部钱光耀(化名)发现,处以下干部都希望车改,厅以上领导不想改,“副厅长没明确是专车,但有个车,也有司机,对于个人相对固定”。
对于厅级干部来说,公车意味着权力和政治待遇,不只是上下班有专车接送,还省去了领导自驾车的麻烦。出差时,厅领导也普遍喜欢坐专车。“正厅级领导出差肯定是两辆车,他自己坐一辆,下属坐另一辆。”钱光耀透露,“副厅级干部可能好些,如果为人和气好说话,出差时会跟下属共用一辆车。”
处以下干部反而更喜欢不带车出差。江苏省财政厅有个规定,出南京市下到其他市出差,如果坐高铁或者大巴,每天给个人补贴180元;如果带车,只能补贴100。算下来不带车更划算,更何况省级机关干部出差,哪个地市不是车接车送,安排周详,完全不用为交通劳心。
事实上,在中国行政体制内的各级官员,都能理解车改是国家层面的决策,地方上所做的只有执行,所以一般地方领导都能够理解。
“之所以车改在许多省份还没有动静,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大家都在观望。”苏南公务员王强认为,“谁要是第一个搞改革,领导盯得紧,记者盯得紧,下面人还骂你出风头。所以,大家都等着别人先搞,机关在这种事上有浓重的随大流思想。”
一些基层公车服务平台“变了味”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省正式公布车改方案外,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个省发改委,得到的答复要么是中央车改办尚未批复,要么就是在完善方案细节。
吉林省发改委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吉林省公车改革方案8月7日向国家申报,大约20天左右可以批复下来。
河南省发改委一位负责车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方案已经批了,但是流程和细节还在商量,等待省长(车改组组长)确定。”作为第二批上报成功的省份,河南省将于近期出台相关规定。河南省发改委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只是确定宏观的框架,补贴标准要等相关文件下发后,才能统一对外公布。
山东省某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建成(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山东省公车改革方案已提交国务院,正在审批过程中。”王建成坦陈,“像我们这样坐公车的,其实并不愿意车改。因为车改后工作变得不方便了,外出办公,公车随叫随到。开私家车去,先要找车库停车,万一找不到停车位或者堵车,这不耽误事吗?”
南方周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地方官员如王建成一样,担心公车改革会影响工作。对这种说法,已经倡导了近20年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并不认同。叶青认为公务交通补贴应当依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适度调整标准。“但是各省还是比较谨慎,毕竟数字一公开就不能改了。”叶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叶青一直践行和推广自己的“3510法则”,即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车,10公里左右坐地铁、公交、打的或者开车。说得多了,叶青对周围同事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许多坐惯了车的都开始走路,打车上下班也不觉得麻烦。
为了方便机关公务人员办事,湖北将组建公车服务平台,湖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个平台)集中保障省直机关保留执法执勤用车17个部门及其他具有执法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两年内到位。”
广东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谷梁在职时,也推动试点单位组建服务车队,但规模不大。“试行车改之后,很多人就买了私家车,车队服务市场发展有限。”谢谷梁认为,现在全省范围内的车改推进之后,建立社会化管理车队还是需要的,“和私家车相比,(服务车队)对公务出行肯定有更好的保障,更高的安全性。”
不过,上述江苏省直机关公务员钱光耀发现,一些基层单位的公车服务平台变了味,有一次某县的一个直属单位领导到省里开会,表面上好像是通过机关车队租来的车,“但他的车好像是专车,司机跟他熟得很。吃饭的时候,我们都问他,司机怎么安排吃饭。”
“刹住了势头,才能谈人情谈道理谈规范”
湖北省是7月下旬公布的车改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湖北省各省直机关立刻行动起来。叶青透露:“每个单位都在核查公车数量,把结果报到车改领导小组,等通过了就开始进行第一轮收车,湖北省大概是8月20日交车,8月底全部缴清,到9月份就开始发放公车补贴了。”
湖北省统计局总共上交了大约一半车辆,留下9辆车,都是轿车车型,主要用于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等。“局长保留了用车,副局长没有。”叶青在8月初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估计到8月15日左右车辆全部上交。”
另一个公布车改方案的省份安徽省,明确今年8月底前完成省直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安徽省直机关一名公务员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单位落实情况很好”,以前领导车牌都是特殊号段,如今已经换成普通车牌;现在也不敢用公车干私事,去学校门口接孩子再也看不到公车了;甚至以前员工上下班的班车,现在也取消了。
“矫枉必须过正。”苏南公务员王强觉得,有时候一些改革虽然看似不近人情,但是必需的,“比如机关福利全部取消,重病需用猛药。刹住了势头,才能谈人情谈道理谈规范。”
一些党政机构出现的“消极怠工”现象,就是矫枉的代价之一。一位省直机构处长告诉科员说:你们不要去开拓新业务,只要不出事就行。
对于全国各级地方党政机构车改,某副省级城市人社局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有公车可以用的领导,所有人都盼着改。改革给钱,反正平时也没公车坐。”他担心车改会跟以往政策一样,越到基层越糊弄,“就看推行力度怎样了”。
“虽然现在车改从纪检委牵头变成发改委全权负责,但我觉得纪检委也应该参与进来。”谢谷梁建议,“应该从纪律监督的角度出台相关督查规定,对公车拍卖如何杜绝内部处理、国有资产流失,补贴如何按时按量发放,司机怎样安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