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雕塑“夺命”:文化景观为何成城市安全“死角”? 
时间:2015-08-12 20:34: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倩薇 王厚启 

    8月8日,四川中江县某广场一个铜钱雕像突然倒塌,一个10岁男孩的生命戛然而止……近年来,类似事故并不鲜见,这些屹立在城市各处的雕塑,屡屡成为“隐形杀手”。本是城市文化景观的雕塑,为何变成“夺命暗器”?这些悲剧,拷问着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谁来给这些被忽视的角落加上“安全栓”?

  雕塑倒塌,男童身亡

  8月8日下午6点左右,四川德阳市中江县城一小区门口的广场上,一个铜钱形状的雕塑倒塌,砸死现场一名男童。从网友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事发后,广场地上、雕塑边缘都有不少血迹。

  记者了解到,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目前尚不能确定雕塑为何倒塌,警方仍在寻找目击者进行进一步调查。该雕塑修建于2007年,附近居民表示,常看到有小孩爬到雕塑上去玩,也有大人钻到雕塑里拍照。也有受访者称事发前路过时,看到不只这一名小孩在雕塑附近玩耍。

  事发后,网友普遍认为当地管理部门有监管不力的问题。网友@艾伦_yang说:“公园里的塑像、铜像都存在安全隐患,要经常检查。这个孩子太无辜了。”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事故原因在于雕塑质量差,制造方、建设方应承担主要责任。@快乐的排骨猪说:“如果能把雕塑设计、建造跟安全责任事故挂钩,那这样的悲剧能减少很多。”

  雕塑质量为何如此“脆弱”?

  近年来,城市雕塑倒塌伤人的事件并不少见。

  2011年4月,十岁女童在北京人定湖公园被一花盆雕塑砸伤,女童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2013年3月,北京朝阳区姚家园路一雕塑被沙尘风暴吹倒,一名男子被砸重伤昏迷。

  2014年4月,两名儿童在深圳一小区玩耍时,一名儿童摇动小区泳池边的雕塑,导致另一女童头部被砸伤。

  记者发现,此类事件发生后,往往责任难断、赔偿陷入僵局,如上述被花盆雕塑砸伤的女童父母认为,雕塑质量差诉讼公园要求赔偿,而公园方则认为事发地点设有警示标志严禁攀爬,雕塑自重25公斤,放置在石台上不可能自己脱落,不同意赔偿。

  为何会有这么多“脆弱”的雕塑成为伤人“暗器”?深圳市某区城市建设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不少地方,建设资金不足百万的工程,往往存在“一条龙”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招投标到交付给市政养护公司,当地都有决定权。其中是否存在腐败,是否会造就豆腐渣工程,很难说。”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胡爱兵坦言,对于这些公共场所的雕塑,只有发现有明显问题才会启动超声波等设备检测,但肉眼难见的问题往往是盲区,“不少公共设施尚未达到使用寿命就出现问题,绝大多数难逃建设质量的嫌疑。”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认为,“要杜绝豆腐渣,就要对雕塑行业明确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对施工单位的‘问责制’,城市雕塑必须将‘安全’放第一位,艺术性都是其次。”

  深圳市某区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从建设流程上进行改革,“现在不少地方在实行各个环节相互剥离的政策,在竞标发布、公示陈列、建设维护等由不同主体负责,且进行三或四笔款项交付方法;不少市政工程要求一年或两年不出现质量问题再拨付余款,这样大大减少了‘豆腐渣’工程的存在。”

  监管不力、标准滞后 雕塑有人建没人管?

  这些“脆弱”的雕塑背后折射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不力,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雕塑的管理现状究竟如何?

  记者查询了解到,1993年,我国文化部和建设部联合出台《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其中附则第十七条指出,“城市雕塑建成后,由建设单位维护和管理,必须保持雕塑的完好和整洁。”根据这份全国性文件,上海、天津、四川等地也分别出台了地方性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记者从建设部下属的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了解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负责城市雕塑的管理部门往往很多,城管、规划、建设部门都会参与。

  记者调查多地城市城管、建设、规划部门,发现一些城市有专门的城市雕塑管理委员会来统一管理,而一些城市则出现城管与建设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缺乏管理标准。

  广州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刘岩介绍,在国外,一般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来选材并根据材质来保养雕塑,同时对每个雕塑的入园时间及生命周期作出详细登记。“相对于国外的标准化管理,国内从设计到落地,往往缺乏论证。比如造成惨案的铜钱雕塑在设计之初,它与地面的接触满足何种力学要求?能否允许近距离接触甚至供儿童耍玩?须有一个安全预期和风险管控。”

  广东一位园林管理人士告诉记者,“雕塑建好后,大多由城管局招标市的政养护公司负责养护。由于没有明确的雕塑保养制度,造成很多雕塑有人建没人管。”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许多城市的雕塑情况,都是靠人到每个区域“大海捞针”式的普查获得,时常找不到设计、建设单位。这样的普查,对管理起不到什么作用;雕塑出了问题,找不到该找的“主”。

  对此,刘岩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对城市雕塑进行细致的分类、建档管理,摸清楚哪些雕塑设计上不符合力学规范、哪些建筑材质容易老化腐蚀、哪些需要设立安全隔离范围,建立一本“城市雕塑台账”,对于老化的雕塑要及时修复或淘汰。

  关信平还建议全民增强公共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应使安全隐患举报机制畅通,动员雕塑维护方、社区及市民都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遇到隐患及时排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