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呆久了,不时会有亲友来访。不出几日,往往在恰逢玩得起劲、意犹未尽时问起这样的问题:英国有工业么?而后我们就彼此费解地看着对方:我觉得这问题怎么那么没常识,他觉得真的很奇怪。问的人多了,我自己也开始反思,英国自然是有工业的,为什么大家要问这样的问题。英国的工业化是很彻底的,大大小小的“工业园”每个镇总是要有几个的。甚至比较偏僻的小村庄,像德比郡位于山谷间的德文村(Derwent)都有非常现代化的工业区。我甚至带着来访的亲友参观了一些工业厂区,但是他们似乎还是觉得没有工业。
百思不得其解后一次回国,看了一段关于富士康的短片,恍然大悟,如果这是我日常理解的工业,那英国的确没有工业。不是规模的问题,不是污染的问题,甚至不是器材的问题,而是“人呢?”通常,中国的工业区上下班时以“万人”计算来往于车间和生活区的人数,往往中国一个工业区的人数就是英国一个镇的总人数。同样是工业,英国企业家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建立工厂,解决本地人口就业需要,产品满足本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前期投资由于信用不足,大多建立在自己的储蓄基础上逐渐开拓市场,慢慢做大。这样草根的工业发展模式在中国似乎成了天方夜谭,虽然同样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根据自己特长建立工厂,前期投资却往往超乎想象,进而以体量优势促成价格优势,不但解决本地人口就业,还从遥远的地方拉来一批心甘情愿背井离乡、夫妻离散的人来就业。产品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并以产品远销欧美为荣。最可怕的是要么一次性做大,要么血本无归,可以说是以全副身家连带借款人的血汗钱豪赌一笔。
我刚到英国就开始接触英国式的工业,身边的同学相继到工厂勤工俭学,所谓工厂大多是食品厂,以三明治厂、蛋类加工厂、香肠工厂为例,每家工厂的夜班都吸收了不少我的同学。这些厂区位于城市的边缘,不算太远,一辆自行车就可以上下班。这里的产品负责提供给附近几个城市的各大超市,英国人计算过,每年他们吃掉的三明治垒起来可以通到月球再回来,具体是不是真的我就不清楚了。
这些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的特征:面积大,有巨大的卷帘铁门适合卡车进出,多为高净空的铁皮顶建筑,少则几百平方米多则几千上万平方米,内部障碍物少。而使用这些建筑物的工厂也有共同点,仓储型和物流型居多,有轻加工的生产功能,如果是加工型企业,有大量的自动化流水线,员工人数不多。所以往往当我带人参观这类所谓的工厂时,看见井然有序停放着的办公车辆,人烟稀少的街道,大尺度的建筑跨度,偶尔还会有一两个仓储型的大超市什么的,他们想到的往往是“办公楼”或者“仓库”,这反而进一步巩固了英国“没有工业”的印象。
大学毕业以后因为传统建筑行业的萎缩,我一头扎进了工程建筑里去。这时我发现英国每个地方都有标志性的工业产品,比如高压管材之间的密封圈,要打电话去格林斯比(Grimsby)订购,离诺丁汉郡最近的成品柴油要打电话去林肯郡,租用建筑器材电话打到诺丁汉东北方,防腐蚀涂层到利物浦附近的维勒尔(Wirral)半岛找公司。显然对于一个本身国土面积就不大,道路交通又非常发达的岛国,这样的工业化分布是相当合理的。这样的分布还有传统,前阵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周年,电视上播了泰坦尼克号建造的过程,在这个记录片里重现了修造大船的经过,此时我发现船骨是爱尔兰的,铁链是德比郡的,船锚是舍菲尔德的。做成一件大型工业项目往往要举全国精英,通过完美的物流配合完成装配。
集成化的大规模工业曾经是英国工业的一大特色,利物浦的斯坦利烟草公司为了储存一年间全世界需要的烟草,在上世纪初建成了斯坦利港,号称世界最大的砖结构建筑。威尔士的南部山谷地带曾经提供世界燃煤的绝大部分需求,余下的由约克郡提供。格拉斯哥和米德斯堡曾经建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远洋货轮。即使在今天,大规模的工业依然局部存在,我工作过的炼油厂4个,发电厂不下5个,汽车工厂无论大小不下4个,造纸厂1个。这些地方与中国差距并不大,只是人少了些,每人管理的机器多些罢了。倒是工业化的另一个极端:工艺化的细分总是对我极具吸引力。
这样的细分到底能够到什么程度呢?我一个朋友喜欢老爷车,我自己的摩托车也经常拜托他修理。有一次前轮的辐条“龙”了(辐条张力没有调好,前轮晃抖得很厉害)我去找他修,他把我推荐到莱斯特火车站拐角一家小店,打开门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在给各种轮子“拿龙”,不光有摩托车、自行车,还有古董老爷车,现在国内很火爆的“摩根”牌木架跑车的轮子我也看见了。坐等拿龙的功夫聊天,原来这个店是他做学徒时师父创办的,师父走后师母晚年,他独自撑起了这个门面并且让师母收益,所以师母离世以后就把店传给他了。店的名字依然以师父的名字命名。一家店,两代人,现在由一个老人独自撑起,却在修理各种高端的商品。要是说有什么不一样了,他现在不用英国本地的辐条了,改用中国制造的辐条。
一件微小的工序,一个熟手技工,一家近百年不变的小店,英国的工业经常是以这样的纵深来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近些年,英国媒体开始挖掘类似这样的老匠人,比如,专门为了改装玛瑟拉提牌的某年份的某款车型中间一个非常容易损坏的零件,而设立的小作坊;或者是为了改装莫里斯牌(Morris)老爷车木质车身而设的木匠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小作坊并不能叫做工业,它们更像是服务业中的一种。这些小作坊的业主在认清自己的市场划分以后,除了前期的一些创新以外就不再创新了。媒体经常悲愤地说,这些传统手工艺者如果没有生意可能很快就无法维系了。可是从一个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不该以这种方式存在。
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工业特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中国显然是“规模”;日本可能是“精密”;德国可能是“严谨”;那么英国一定是“传统”。
曾经一场名为“工业革命”的技术飞跃改变了世界的历史,所以前来观瞻的游客潜意识中期望看到工业庞大而密集的规模。但是随着工业中心的转移,遗留下的除了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一些工业集群以外,更多的是田园一般的手工艺服务业。传统的技艺生于一处,口耳相传地保留下来,借助英国发达的物流网络,供给整个国家。每一个工序都有人在继续做着,并且以此为生。每一个工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