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城市化可走\"第三条道路\":规划主导、农民主体
时间:2010-12-07 12:05:57  来源:新京报  作者:本报时事访谈员 赵继成 

【第一条道路】 政府主导、农民被动

总体描述:以政府征用农地、出让土地、抵押融资来推动城市化,政府成为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主体,效率高,但成本巨大。有城市没有人,有政府没市场,农民利益受损,群体性事件频发。

新京报:为什么要寻找中国城市化第三条道路?

刘守英:目前已经有两条道路了,第一条就是目前所实行的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加速推进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我称之为“政府主导、农民被动”,政府是城市规划的主体、建设的主体、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GDP主要的渴求者和创造者,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城市外观非常漂亮、发展非常迅速。

新京报:为什么这条道路可以实现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刘守英:这是整个国家土地制度导致的结果。

一是利用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政府从农民那里按照原产值低价征收土地,再高价卖出土地,价差使政府成为土地利益的获得者;

二是政府利用规划权不断扩张城市,将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再将土地抵押获得贷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70%资金都来自于土地抵押贷款,大家关注更多的所谓“土地出让收入”,其实只抵消了土地抵押贷款的利息。

三是城市利用低价征来的土地,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政府获得税收收入。

通过这些方式,政府获得了城市建设的资金。土地就是发动机,启动了整个城市投资和建设,物质形态的城市发展非常快,这可以称为“中国城市化的秘密”。

新京报:这种模式存在哪些弊病呢?

刘守英:一是金融风险。抵押土地获得银行资金支持,是预支未来的城市化,比如预期某块地将盖成商业楼盘,可能值多少钱,银行按照评估价的75%提供贷款,但是,如果发展的不如预期,资金就会出问题。而且贷款以财政做担保,财政靠国库里的钱,这也有风险。

二是农民利益受损,因为他只获得了按照原土地用途的补偿,不是利益的分享者,他就会想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卖地或开发房地产,结果就是小产权房问题以及上访等。

三是整个城市化不解决人的问题,“城中村”就是典型。政府虽然通过征地将土地迅速城市化,但城市化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人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城市形态的“市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场革命,一场生活方式、价值观、产业形态的革命。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只有土地没有人。

新京报:这条路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刘守英:我们承认这条路的好处,它带来的城市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可抹杀,但必须看到,这条路已越来越难走了,有两大成本必须考虑:

一是住房成本,土地垄断的模式导致资源稀缺,要素市场扭曲,推高了整个住房的成本,引起居民不满;二是农民不满的成本,这个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在不断累积。

政府现在是两头不落好,获得土地时得罪农民,终端又得罪买房的人,被骂唯利是图。

新京报:确实是这样。

刘守英:其实,政府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者,除了某些官员可以获得腐败机会,政府要那么多钱干吗?最终还是用来建设城市。

城市土地只有15%-20%是可卖的,工业用地是按照成本价供应的,其他土地都是划拨的,后者占大头,用商业化的土地收入来平衡80%没有收入的土地的建设成本,大多数城市是平衡不了的。

既然如此,就必须考虑,政府搞这样的城市化干什么,图什么!

【第二条道路】 政府退出,农民自主自发

总体描述:政府充当“旁观者”,完全由农民自主自发推动城市化,虽然解决了农民收益问题和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但产生了严重城市病,属于无序的、混乱的、法外的城市化,不可持续。

新京报:第二条道路是什么样的?

刘守英:第二条道路是农民完全自主自发的城市化,这条路现在也在走,表现为两种形态。

第一种是城中村,当政府将他们的大部分土地征用、抵押、出让时,农民自己也在利用剩余的土地毫无规划地参与城市化,分享土地级差收益,他们自己盖了很多高楼,通过出租获得收入,解决了城市政府措手不及的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他们的贡献不容抹杀,要知道,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其实是不装人的,能买得起几万块一平米房子的毕竟不是多数,大多数人是流向了价格低廉的城中村,北京700万流动人口,80%在城中村。

第二种是在城市圈子外的农民靠产业化发展聚集人口,从产业非农化到人口非农化的模式,像北京的郑各庄。它的好处是,农民靠房租和产业,解决了收入问题,分享了土地级差收益。

新京报:这条道路不好吗,至少农民享受了城市化的好处?

刘守英:从农民获利的角度看,它确实好。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是,城市化决不能是原子式的市场化,它必须是有规划、有功能分区的,财富的积累必须是有法律保障的。没有秩序、没有规划的城市化,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可收拾的,也完全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城市化。没有法律保障的城市化,当事人也没有好的长远预期。

新京报:为什么?

刘守英:先说城中村,农民除了增加了收入,没有任何城市的幸福感,犯罪、安全、消防等问题非常大,管理成本极高,虽然我们不承认它是贫民窟,但这不就是典型的城市病吗?政府觉得是隐患,生活在其中的人也不觉得幸福,严格说起来,是与城市化不相容的。

再说圈外农民在集体土地上长出来的城市,第一,整个制度不接纳,法律规定圈内叫城,圈外叫村,你有什么权力建城市?第二,集体土地,只能长苞谷或自己搞乡镇企业,怎么能长城市,谁让你建住宅楼了,谁允许你卖了?第三,无论圈内圈外,都是在不符合规划的情况下长出来的,基础设施与城市两张皮,设施立项不批准,建设立项不批准,是法外经济,法外的城市化;第四,治理结构上没有当做城市对待,你房子盖的再漂亮,身份仍然是农民,按照农村的治理结构治理,与城市无法对接;第五,村庄腐败,权力、资金、能力大的人多占,无公平可言。

总体而言,这条农民自发的城市化模式,将城乡二元体制隔离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强化了这种隔离。

【第三条道路】规划主导、农民主体

总体描述: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组织者、服务者、制度提供者,主动破解二元体制藩篱,对规划、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社保、人口管理等主动改革,允许集体土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土地市场。

新京报:第三条道路是怎么设计的?

刘守英:第三条道路是妥协的道路,最好的方案是“规划主导、农民主体”,退而求其次的方案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目前只能选择第二个方案,逐步走向第一个方案。

新京报:能否具体谈谈?

刘守英:最好的方案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把第二条道路合法化,现在的规划是“用途管制+所有制管制”,农地转非农要审批,集体转国有要审批,但由于政府可以随意调整规划,只要占补平衡,就可以征收农地,用途管制形同虚设。

其实,规划管制最根本目的是功能管制,只要空间符合规划,不管集体还是国有,都可以平等进入市场,集体土地拥有平等的建设、立项、发展产业的权利,农民分享土地非农级差收益。

这就是“规划主导、农民主体”,简单说就是政府完全作为规划者,土地让农民自己去开发。

新京报:这个方案不可行吗,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地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刘守英:首先是规划能不能硬起来,目前还是行政权大于规划权,我们担心目前还做不到;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村是做不起来的,必须由政府主导来做;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同样需要政府来主导;第四,更主要的,我们目前这套二元体制把农民排斥在外,政府不主动来破,农民自己是挣脱不掉的。

所以,我们设想走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道路,有几个核心意思:

一、政府不再充当土地经营者,而是作为城市建设的组织者、服务者、制度提供者,政府主动在规划、土地、立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打开农民参与城市化的合法大门。

二、将城乡接合部的土地完全用于解决这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即在城市一体化规划下,完全用于解决农民的居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促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简单说,就是政府拿一部分地到市场上卖,这个钱完全用于解决这一块土地上的城市化问题,平衡就行,不能谋利。而第一条道路中政府是要把土地盈余做到最大化的,这个方案解决了第一条道路的弊病。

三、要为农民留产业用地。过去农民上楼就不管了,只有土地的城市化没有人的城市化,现在要给农民留一块地,用来发展城市产业,让农民长期分红。毕竟城市化是极长期的生活方式的转型,如果一下子断掉,给多少钱都不行,要留一个产业,让他有一个长久的过渡。像北京在集体土地上搞公租房,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这里的关键是,解决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平等进入问题,真正实现两种土地所有制的“同地、同价、同权”。

新京报:有个问题,之前提到,政府需要很大的资金去搞协议转让等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如果无法通过征收农地盈利,这部分钱怎么解决?

刘守英:第一,我们到底要不要做那么多的公共目的用地,建那么多的广场、马路,政府盖那么多楼?第二,工业用地不能再低价协议转让了,要靠市场来做。

在这些供地结构改变后,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