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1日,全国地市级信访局长培训班在井冈山举办。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与参训局长进行座谈,了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倾听创新基层信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完16名信访局长的发言后,舒晓琴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柯察金那段广为流传的名言勉励大家,努力把培训的收获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周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在简短而又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周萌向参训局长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江西信访工作。
据悉,本期参训学员共137人,主要来自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市级信访部门的“一把手”。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
10日下午3时,风尘仆仆从北京赶来井冈山的舒晓琴顾不上休息,与参训局长们进行座谈。局长们踊跃发言、积极献策。
参训局长发言结束后,舒晓琴作了讲话。她要求参训局长们努力实现“四个转化”--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思路的完善,转化为推动改革能力的提高,转化为推动改革实践的拓展,转化为推动改革精神的传承。
舒晓琴的讲话即兴发挥、简洁生动。
对于培训这种形式,舒晓琴说,现在有种决策机制叫做“头脑风暴”,就是让所有参与人员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新观点,通过集体创造性思维,确保思路决策科学可行。“培训实际上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随后,她又提醒大家,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上,而是要起而行之,最终体现在推动工作上。
古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从信访工作的实践去观察,也能发现信访问题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大多数问题的解决还在基层。对此,舒晓琴表示,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地市信访部门在信访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中间枢纽的地位,地市信访局长处于关键位置、肩负重要责任,要当一个“明白人”。“所谓领导,就是既要‘领’又要‘导’。不仅要知道信访工作‘应该是什么样’,更要具备‘使事物变得更好’的能力。”
要“拎清楚、整明白” 为改革减阻力添动力
当前,全国各地信访部门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舒晓琴在赞赏之余给局长们提了个醒,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在改革的大框架下打造出各自的特色品牌,并通过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只要有利于做好信访工作的,都可以尝试,但我们的工作不能搞成‘展品’,而要抓点带面,形成可复制的‘商品’,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10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侧重听取各地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记者在会场听到,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有的地方推进积极、效果明显,也有的地方面临困惑和阻力。对此,舒晓琴认真地说,这些改革措施有法律政策依据、有实践基础、有现实需要,并非闭门造车、拍脑袋。各地的落实情况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不够平衡,主要原因就在于行动上有落差。“有的像老百姓说的那样,‘上面改革措施不少、下面群众感受不深’;有的行动不得要领,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缺少细看管用的办法;有的甚至‘穿新鞋走老路’”。舒晓琴指出,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大家一定要跟中央精确对表,吃透中央精神,真正拎清楚、整明白,把向群众的许诺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全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国信访系统全面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的背景下,本次培训班安排在革命摇篮井冈山举办,目的性和指向性不言而喻。对此,舒晓琴动情地说,我过去在江西工作,多次上井冈山,每次都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实’处谋事着力,真正为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减少阻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提升生命力,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对各位参训局长的发言,舒晓琴逐一作了点评。座谈会气氛活跃,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宋细妹是江西省九江市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她声音响亮,快人快语。舒晓琴在点评时笑着跟大家说:“宋细妹很厉害的。”台下有人打趣称“女汉子”,舒晓琴接话说:“比汉子还汉子。”
课程设置获学员“点赞” 地市级局长年内全部受训
据悉,为了确保本次培训的效果,国家信访局在培训内容、课程设置、组织实施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培训时间虽然只有5天,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间,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皋作了题为“当前信访形势与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业务专题辅导,国家信访局多个部门负责人分6次、从6个不同主题作了信访业务辅导,来自不同省份的2名信访局长作了经验介绍,全体参训局长还开展了2次座谈交流。
培训还安排了2次别具特色的井冈山精神红色教育课,就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的代代相传等主题,邀请专家开展互动式教学。同时组织参训局长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同志故居等地,邀请王佐烈士的曾孙王华文等人现场教学。
这种安排得到了参训局长们的高度评价。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孔祥勇表示,他对本次学习的感受,概括起来是三句话:地点选得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内容安排得好,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务实的指导;形式丰富多样,场场授课精彩生动,有些课程“催人泪下”。
也有参训局长建议,以后的培训班可以适当增加讨论交流的次数,进一步掀起“头脑风暴”。
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皋透露,在去年成功举办地市级信访局长培训班的基础上,国家信访局今年举办两期培训班,实现把全国地市级信访局长基本轮训一遍的工作目标。
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在进行 提高质量效率公信力
近两年来,国家信访局对信访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迄今已举办了14期培训班。国家信访局人事司副巡视员秦宝邓介绍,今后的教育培训力度还将加大。
教育培训工作的规模和力度可谓空前,但实际上,这在国家信访局近两年来一系列的改革中,它还不属于“主角”。
记者了解获悉,在推行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中,国家信访局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概括而言就是“三个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
所谓“阳光信访”,就是建好用好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信访事项处理过程全公开,主动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提高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国家信访局把它细化为多项措施,包括网上受理群众信访制度、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等。“网上信访”的实施,旨在落实“互联网+”行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把信访工作的评判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倒逼推动工作、改进作风。
“责任信访”则是坚持依靠基层协调和处理群众诉求,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压实基层责任,加强督查督办,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据悉,国家信访局的督查不仅会同相关部委共同开展,而且还邀请记者全程参加。督查组的较真劲儿经常把当地官员追问得脸红耳赤,这种不留情面的督查现场也呈现在了随行记者的新闻报道中。
“法治信访”也有多项配套措施,包括实行访诉分离、全面推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等,旨在增强信访工作的宗旨意识和法治意识,坚持带着感情去疏导和化解群众矛盾,坚持依法依规协调处理群众诉求,真正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国家信访局力推的这套改革“组合拳”,得到了各地信访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云南省怒江州信访局局长杨四南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选择,不仅有利于推动信访事项的解决,更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国家信访局的改革决心,也激励、引导着各地信访部门。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该市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了一个意见和四个配套制度,为落实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措施和规范信访业务提供制度保障。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信访局局长冯志宏说,该市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改革带来的变化已在显现。国家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该局对涉及26个省的223件信访事项进行实地督查,并主动在官网上“晾晒”督查情况。2014年全国信访系统共梳理信访积案16.7万件,化解13.9万件,化解率达83%。
种种迹象表明,新的形势下,看似神秘的信访工作,从2013年开始逐步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