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由重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使城镇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显著增强,城镇化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确保了全市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一、人口及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人口总量保持低速稳定增长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14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67.23万人,比2013年增加0.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56‰,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2.58‰。与2013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上升了0.4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上升了0.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持平。自201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保持在3‰以下。人口总量相对稳定的低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人口的分母效应减轻了财政负担,节约了资源,加快了财富积累,提高了社会经济综合能力。
(二)城镇人口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全市城镇建设的范围和规模继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流量不断增加,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到86.52万人,比2013年增加1.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74%,比2013年提高0.69个百分点。
(三)劳动力转移步伐保持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2014年底,全市从业人员达到90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0.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59.2万人。全市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万人;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2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从就业结构看,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占全部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8.9%,就业结构保持稳定。同时,随着全市“十个全覆盖”的大力推进,对农牧区投入的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也不断加大,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呈现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态势。
(四)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规模集聚效应,巴彦淖尔市不断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推进了乡改镇及城中村的改造建设,促进了全市城镇建设的范围和规模继续扩大,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升。2000年,全市街道办事处9个,镇36个,乡67个,苏木24个;到2014年街道办事处11个,镇46个,乡3个,苏木10个。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建制镇规模集聚效应逐步体现,逐渐成为农牧业龙头企业的主要集聚地。二三产业的主要兴起,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