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要创造条件给农民工一个完整的家
时间:2015-05-23 22:45:32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朱永华 

  中国城镇化进程已迈过50%关口,这背后,是无数打工青年人生轨迹的变迁。近日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一书,讲述新工人的故事,反思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票子”、“房子”与“孩子”,这些当下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新一代青年农民工眼中,既是那么触手可及,却又是难以实现的梦想(据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今年2月,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发布,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在报道和《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一书新农民工的讲诉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现在农民工以往甚至未来的生存轨迹:他们的父辈是大多是第一代农民工,在留守的环境中长大,本身也没有光鲜的学历,受到父辈外出打工的影响,早早跟随父亲乃至辍学独立外出闯荡,尽管挣着城市的最低工资,却怀揣着“宝马”梦想,一心想融入城市,但现实却又让他们力不从心,最后不得不为“票子”、“房子”与“孩子”付出一生的奔波。

  实际上,这一庞大的外出农民工群体,大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很难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完整的家。在城里辛苦打拼积攒下不多的收入,回乡建房结婚就足以让他们由“富翁”变成“负翁”,农村建起的新房也只是一个家的符号,短暂的停留之后,他们又不得不再次返回城里打工租房,无论是举家打工还是“抛家弃子”,他们都将长期处在“飘浮”状态,直到有一天体力不支“落叶归根”,他们的孩子也早已同自己的父辈一样“飘浮”在各个城市里,留下一身疲惫多病的父母在早已残破的婚房里走向人生的终点。尽管这样的描述让人感慨,但在今天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他依然是很多外出农民工难以摆脱的“轮回”。

  “城市买房付不起,农村建房住不上”,是新一代农民工较普遍存在现实,要像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对新一代农民工而言,无疑是一种奢侈,显然,这无论对于农民工自身,还是对我们所倡导和推进的城市化,是既不公平也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降低了农民工的职业尊严,加深了城市与农民工之间鸿沟与矛盾,而由自卑心理所导致的治安甚至刑事犯罪率上升,正在一些农民工居多的城市成为现实,直接造成社会稳定指数下降。反过来,青壮年普遍外出,农村“残缺”的家庭也是危机重重,孩子的教育和安全问题,老人的赡养照顾问题,家庭和夫妻的婚姻感情问题,承包土地的管理和农业良性发展问题等等,无不给农村社会健康稳定带来诸多障碍。

  显然,要完全破解困扰农民工“票子”、“房子”与“孩子”的难题,就目前而言,无论依靠国家政策、地方扶持、社会努力都还不现实,这也是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但我们也完全可以创造条件给农民工一个完整的家,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居住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能够“日出而出、日暮而入”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尽管这种传统观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但它却是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并且也是现代城市居民所普遍追求的目标。

  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二三线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的市县级城市农民工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明显,但几乎所有的市县级城市面积都在不断扩张,大手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居住环境和各种便利条件并不比大中城市逊色多少,而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些山区农村更有天壤之别,普通市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口的容纳度大多还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盘活“闲置”设施和推进市县级城市化的进程,无疑能给农民工“进城安家”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且在户籍等制度上已不存在任何障碍,以大中城市带动一般市县城市,把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循序渐进从大中城市外移,为普通市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农民工无论在乡下建房还是在城里买房,既能花得起钱又能常住,孩子能就近上学,外出打工也能“日落而归”,同时,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城里乡里两不误”。总之,安居乐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础,让超过全国总人口十分之一的外出农民工有一个完整的家,既是各地政府应有的职责担当,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必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