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的劳动力队伍正在萎缩,驱动工业腾飞的“农民工奇迹”几近结束,这使中国失去了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5日报道,经济学家警告称,这一转变将导致增长放缓、投资减少和竞争力受损,使实施改革以发掘新的增长源变得更为紧迫。
报道说,中国目前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来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另外,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效应,已经开始影响到劳动力的数量。与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国老龄人口正在增加。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表示,中国15-60岁年龄段人口的数量于2011年达到峰值。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4日报道,县城是理解中国变化中的人口统计学的关键。据官方统计,有48%的中国人仍然居住在农村,这一数字表明,农民工增长仍有很大空间。然而,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中国只有30%的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把各种数据误差剔除出去,劳动力大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真正比例只有20%。
虽然县镇的工资水平仍低于城市,两者的差距已经逐渐缩小,以至于一些原本打算外出打工的人都选择离家更近一些,以提高生活质量。四川邻水县一名官员说:“外出打工的人比以前少了。人们想要待在老家,照顾孩子。”
报道称,农民工队伍的萎缩是中国劳动力数量整体萎缩的缩影。而城市化进程的放缓又恰逢标志“刘易斯拐点”的另一个关键转变—人口的迅速老龄化。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为1980年-2014年的中国经济创造了“人口红利”。现在红利变成了赤字。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5日报道称,政府政策让应对劳动力短缺挑战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
现行的户籍制度并不鼓励想要打工的人离开农村,对很多人而言,这意味他们将离开家人到城里工作,而且作为外地人无法享受医疗、教育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
国立澳大利亚大学经济学家罗斯·加诺特说:“如果不能给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让他们的孩子在优质的学校就学,并且获得较好的医疗资源,他们就不会在城里待很长时间,也不会接家人到城里定居。”加诺特说:“这意味着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积累让自己致富的技能后,就会离开城市。”2013年11月,中共领导人批准了一项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计划。但执行起来却非常复杂,而且不仅仅是因为有责任提供福利的地方政府常常缺少为大量农民工提供福利的资金。
经济学家认为,不展开更大范围的财税改革,就无法全面取消户籍制度。许多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大半生都离家在外,但他们从来没有完全融入其投身建设的大城市。对这些人而言,户籍改革可能来得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