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郑新立:化危为机、破浪前进的“十一五”
时间:2010-10-21 10:04:56  来源:新华网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即将结束。这是极不寻常、激动人心的五年,是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中转危为机、破浪前进的五年,是战胜地震等灾害,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据初步测算,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和出口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进入“十一五”的前两年,国民经济运行达到新一轮上升期的巅峰,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2.7%和14.2%,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得不以防止经济过热为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过度依赖物质消耗的状况已严重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就是针对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到了2008年下半年,一场发端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到我国的出口,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增强。由于中央及时采取了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才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2008年到2009年,经济增长走了一个“V”字型。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保持9.6%和9.1%的增速,不仅维持了中国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而且对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我国经济由回升向好走上平稳较快增长轨道的一年,全年经济增速保持良好态势,将为“十一五”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描绘五年的经济发展轨迹,可以说走了一条由高到低又由低到回升的曲线。“十一五”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复杂形势的高超决策艺术,证明了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坚韧的应变能力。

  概括“十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认真总结和继续坚持。

  一、努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避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的关键之举,也是“十一五”时期能够顶住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的根本举措。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要求,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赶在2008年年底以前出台,为战胜危机影响赢得了时间。危机以前,我国出口已连续七年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2—3个百分点。然而到2009年,由于出口的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为负拉动2—3个百分点。这就要靠扩大内需顶上去。由于消费的增长弹性有限,保持总需求的基本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大体稳定,主要任务自然落在了投资的增长上。紧急启动的政府财政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些领域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这些领域投资也属于政府的职责范围。借助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的机会,把这些薄弱环节搞上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也把危机带来的挑战变成了机遇。值得称道的是,高速铁路建设在这次扩大内需中受到了重视,正在开足马力施工。铁路是交通运输体系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近十年来,公路建设投资每年高达三、四千亿元,而铁路投资仅有四、五百亿元。铁路建设缓慢,造成货运请车满足率只有1/3左右;一到节假日,铁路客运一票难求。而铁路相对于公路来说,每单位货运量的耗能和建设占地,前者只有后者的1/10,被称为绿色运输方式。借助这次扩大内需的机遇,把铁路建设搞上去,结束铁路瓶颈的历史,将用快速、高效的运输方式把我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联在一起,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借助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机遇,通过扩大内需,开启了高速公路的建设高潮,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建成了高速公路体系,那么,这一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将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速铁路体系,成为这一次扩大内需的标志性成就。政府投资用于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家都感到:天开始变蓝了,水开始变清了,山开始变绿了,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政府发债的规模有所扩大,但赤字率和债务率均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这些债务的偿还是没有问题的。通过政府发债扩大内需,避免了出口下降导致的经济下滑,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保持了就业和社会的稳定,这个成就来之不易。

  二、鼓励自主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已逐步转变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科技人员的自觉行动。“十一五”期间,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成果开始涌现,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为了引导资金投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电子信息、技术装备、钢铁、石化等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兼并重组,使十大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轻纺产品通过自主创新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80多个配套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科研投入的热情,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已上升到近60%。特别是出现了一批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典范,增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如高速铁路设备制造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和系统集成创新,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讯设备制造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化工设备、大型船舶等自主制造能力也迅速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2008年深圳华为公司申请国际专利1600多项,在全球企业中排第一位。2009年深圳比亚迪、腾讯公司在全球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排位中进入前十名。许多城市和地方政府纷纷效仿深圳的经验,努力打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引进人才、合作研发等措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以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和大学积极同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加快了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步伐。可以说“十一五”是自主创新初见成效的五年。

  三、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成果喜人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发展社会事业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往往面临着高门槛或“玻璃门”,导致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不应求,广大人民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提出了改革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制定了关于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要,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文件,逐步理顺了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事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应对危机中,通过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把相当大一部分投入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事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改革社会事业投资体制,吸引了大量民间投资,改变了社会事业投资增长长期缓慢的局面,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变。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投入有了明显增加,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照射到了广大农村。在这次扩大内需中,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解决城市棚户和林区、牧区、煤矿塌陷区的居民住宅,使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件事情深得民心。

  四、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通过建立农村六项制度,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村现代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把农村改革推向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发展“六个一体化”制度建设,极大地释放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城乡规划一体化,把城市规划与农村规划纳入到统一的总体规划中来,使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合理布局、功能互补。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了城市道路、水电气供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向乡村延伸。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朝着人均大体均等的目标前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有力地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包括基层民主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等在内,将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制度。“六个一体化”的整体推进,使我们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一般都能够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深受农民欢迎。

  五、促进区域协调,中西部发展明显加快

  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运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五年来,“四个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个轮子”一起转,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运用市场机制方面,中西部地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使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北部的一些省(区、市)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例如,内蒙古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煤炭和畜产品深加工,有70多项先进技术在全国都是首次应用。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七年在全国保持第一位,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的一匹黑马。他们把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已经从不断恶化向总体稳定、局部改善转变。天津市依托滨海新区的发展,引进高水平建设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中部地区发挥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优势,在保证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提升工业水平,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东北地区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市场机制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各级地方政府推动下,由企业实施的大宗商品生产销售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对口支援的互助机制,在灾后重建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发达地区派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动用了大量资金,为支援后发展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财政运用扶持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地支持了中西部发展。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陆续建成,为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运用“四个机制”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十一五”时期的一个成功经验。

  六、加强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10%的目标,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攻坚任务。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带来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使完成这一目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即使这样,国务院始终坚持完成这一目标的决心不动摇,动员全国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强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形成了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得到加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通过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实现。

  “十一五”规划实施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是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的状况未见好转;二是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长偏快;三是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这些问题,有些是应对危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有些是发展中必然产生的阶段性问题,有些是由于体制不顺所带来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对“十二五”提出的重大课题。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赢得新挑战,把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作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