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5年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力争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去年下降6%和3%,比2013年下降15%和13%。
近日,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5年实施方案”出台,该方案中多项重点举措剑指挥发性污染物、黄标车、工地扬尘以及餐饮油烟污染。而针对这些污染源,明确将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排放源清单,并实施总量管控。年底之前,将淘汰7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积极推广10000辆新能源汽车。将对工地扬尘开展24小时在线监控,进一步加强对渣土运输的管理,确保渣土车100%密闭运输、严禁漏撒。对12500户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场所以及居民家庭的餐饮油烟直排设施实施治理改造等。可以说方案详实,举措到位,但对于2015年武汉市的治霾工作来说,开了个好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祭出了一套组合拳,直指各种空气污染源头。“2015方案”已经制定,如何抓落实就是关键。毕竟“治霾”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污染不是一天形成,清除污染也不可能一天完成。方案要成为“治霾”的利器而不是“纸老虎”,笔者认为,需抓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提高认识。既要加强执法队伍对完成“治霾”目标任务的认识,主动参与“治霾”工作。同时要加大雾霾危害性和污染来源的宣传力度,让公众都能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排放。二要加强领导。方案能否落实,关键在领导。每个职能部门找准自己的位置。如环保部门抓好挥发性污染物调查摸底、餐饮油烟直排设施实施治理改造工作;交警、运管抓好黄标车淘汰、渣土运输管理工作;住建部门抓好工地扬尘监督管理等。责任明确,治理也才能见成效,否则,方案再好,也就等于白纸。三要加强监督。这些既定目标能否实现,“治霾”能否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工作情况的日常监督;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分管范围内污染治理情况的监督,严防死灰复燃。
只有多管齐下,“2015方案”才会落实,武汉的2015年“治霾”工作才能取得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