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德内大街发生严重的坍塌事故,起因是有人私自开挖地下室。不少媒体都在追问,业主私挖地下室的行为是否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许可?看到这则新闻,我想起了自己在比利时工作时的一些经历。
要在比利时建房,听得最多的词就是“城市规划许可证”。无论是新建房屋、拆迁或装修改造,都必须向所在市政府申请许可证。许可证的审批手续非常复杂,房主等个一年半载是常事,但是,如果没有许可证就贸然施工属于违法,没有哪个比利时人敢轻易逾越这条红线。
在比利时生活久了,我发现其实有一个“隐形的网”,在保障城市规划许可制度得到落实。比如,当我们想在布鲁塞尔建一栋新楼时,开发商会不厌其烦地在每一次谈判中提醒我们,原有图纸已经获得许可证,如果我们希望有任何改建,都必须申请新的许可证;如果我们要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师也会反复提醒你,涉及墙体修改一定要申请许可证;就算是在比利时租房,房东也会提醒同样的事情。
因为工作需要,我们修建的新大楼需要将临街的一个商用间改为办公室。虽然没有对墙体做任何改动,但因为涉及房间用途的改变,我们被告知必须向市政府申请规划许可证。等了8个多月,终于等到了许可证。办公室启用后不久,市政府又派一位专员过来核查,除了仔细核对我们的装修是否符合许可证规定,还找到办公室负责人和部分工作人员交谈,确认大家的工作与“办公室”定义相符。
在比利时,房屋建造的“核心”——开发商、承包商、设计师,都非常注重依法设计和依法建造,同时也会对房屋拥有者进行提醒和监督。当地政府一板一眼对建造工作依法核准的做法,在一些“爱走近道”的中国人看来,或许显得有些古板和机械,但这种守规矩,却是这个西欧小国城市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欧洲人为何不敢私搭乱建?我觉得答案已经一目了然:法律的震慑力和执行力,已经渗透到每个欧洲人的思维和言行之中。
当然,也许还有另一个解释——比利时人对自己城市规划非常自豪。在首都布鲁塞尔,中世纪至今的各种建筑风格完美地共存,严格的城市规划对每个建筑的高度、风格、甚至一砖一石都有标准。上百年来,正是比利时人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使得这座“欧洲首都”变得优美和宜居。那张“隐形的网”中的每一个角色——建筑者、居住者,都是带着对城市的珍视和热爱,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两相对照,如果中国媒体关于北京德内大街坍塌事件的讨论,只局限在当事人“有法不依”和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层面上,是不是就显得过于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