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而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仅占生活垃圾处理的17.25%。有专家预测,如果达到上述规划的目标,全国还应建设至少170座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是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方式,不失为解决“垃圾围城”现象的好对策,焚烧后的灰、渣减少了固体废物量,不仅能有效缓解“垃圾围城”的困境,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然而,随着垃圾焚烧市场走热,公众对垃圾焚烧所产生排放物带来危害的担忧让一些地方在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时陷入“政府宣布建设—居民强烈反对—项目被迫搁置”的中国式困局,“欢迎建垃圾焚烧厂,但请离我家远一点”的“邻避困境”一次次在各大城市上演,让垃圾焚烧项目频遇落地难。
近年来垃圾焚烧主要邻避事件汇总如下:
◎2014年9月,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上千民众走上街头反对建垃圾焚烧厂,引发各方关注。
◎2014年5月,杭州市正在公示的2014年重点规划工程项目——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发电厂,引发了民众不满,为抗议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部分民众集聚堵路,并发生了打砸事件。
◎2012年6月,广东清远居民万人签名反对垃圾焚烧厂建在清远边界,村民多次上访广州城管委表达改址诉求,选址重新论证。
◎2009年11月,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小区居民和厂址所在的会江村村民一行数百人集体前往广州市政府上访。
◎2009年8月 ,因反对北京阿苏卫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些群众自发组织车队或在论坛发贴反对建设,并发生群体性抗争活动。
◎2007年6月,北京六里屯垃圾发电厂受到了强大的民意阻力而被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
环保人士和公众普遍认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放在居民“后院”,不仅其臭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焚烧产生的一级致癌物二英等有毒物质的排放更成为人们的心头之患。
二英究竟是什么?真的那么可怕吗?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总工白良成介绍,二英实际上是二英类的一个简称,是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环境中二英主要是工业过程的副产品,但也不排除来自自然过程。垃圾焚烧并不是二英的主要来源,世界上几乎所有媒介上都被发现有二英。因而所有人接触的环境且身体里都有一定程度的二英,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机体负担。
为了将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国内外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不影响人体健康的科学指标。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垃圾焚烧技术发展100多年来,平均每10年就有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最近10年二英的高效处理技术得到了实质性提升。目前,大部分高比例采用垃圾焚烧的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厂对自然界二英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均低于1%。
白良成也认为,目前的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焚烧产生的二英。他指出,做到清洁焚烧并在炉膛高温区域的烟气达到850℃以上,停留时间不小于2秒是预防和控制二英的最为有效方法。焚烧烟气急冷不是控制二英类的必需措施,二英类在烟气冷却过程中合成的先决条件是有一定量的“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因此控制烟气冷却过程二英类合成的根本是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减少二英类物质前生体生成。
2012年,白良成曾对全国100多家垃圾焚烧厂做过调研,他认为,单纯讲技术,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已经能够将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他对垃圾焚烧厂的调查也表明,90%焚烧线二英的排放浓度都能达到欧盟的排放标准。
因而分析垃圾焚烧面临的“邻避问题”,究其根源大多是因为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力度低而造成的。面对垃圾焚烧遭遇的困境,要让垃圾焚烧取得公众的信任,让垃圾焚烧企业摆脱举步维艰的困境,既需要垃圾焚烧提高自身技术水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化解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敌意”,也让建设更好社会感知垃圾焚烧厂的需求迫在眉睫。
而随着民众环境需求的提升,以及民众参与的深入,环境产业大的外部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以前的人们在算经济账,但现在不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线性思维来看待当下,尤其是未来。当社会声音成为倒逼政府决策变革的因素时,社会已经不允许我们按照线性思维来考虑垃圾成本问题、标准问题——这是一场垃圾焚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