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仅仅是外在美 ——话说传统木构建筑的内在文化精髓
时间:2015-01-08 16:35:0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朱成堡 

95af9e0e9f12892b48fb8889b3764002.jpg

  近年,一批图文并茂的中国乡土村落古建筑文化书籍大行其市,令人耳目一新;时下,网络上传统老建筑及建筑群又是美图如潮,令人惊艳不已。

  本来弃之如敝帚、灰头土脸的旧村老宅,何以突然间风靡书市网络?这除了文化审美和摄影艺术的本身魅力外,还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

  一是现实建筑“审美疲劳”的逆效应。当今中国城市中目光所及的超量钢筋混凝土塔林,着实令人生厌。面对地处偏远乡村的老建筑就会产生新鲜新颖的审美感受,这符合了艺术的审美追求规律。

  二是传统老建筑地处青山绿水之间,生态环境优美,建筑图片的背景当然是绿意盎然,观赏时也就唤起了曾经游览过的、对美丽乡村的审美体验的溢出效应。

  三是原先从乡村老屋中走出的中老年人,被唤起对童年记忆的“回归”心理。这种审美体验更为深刻,是心灵沉淀的泛起效应,并且这一群体不在少数。

  即便如此,国人对于中国传统老建筑的体验依然仅仅停留于画面色彩、构图韵致和观感效果等感官层面上,属浅层的直觉认知;即使专业建筑设计工作者宣称对此习以为常,也最多停留在“穿斗式、抬梁式”结构、“歇山顶、悬山顶”屋面、“斗拱”、“榫卯”、“马头墙”这些表象的名词概念上,或者将某个孤立符号生搬硬套于自己的现代作品上。

  那么,传统老建筑精美图画背后有没有深层文化?有没有科技含量呢?若有,它的内在精髓究竟是什么?回答是肯定的。

  一、核心文化:“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不同于西方的建筑思想,中国传统建筑不会把建筑物看做单一体去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将它融入当地的山川、河流、物候当中,融入城市或者乡村的整体建筑物当中。它绝不会去开山填河来建屋,而是因地就势,尊重自然,讲究房屋与自然界、房屋与房屋、房屋与居住主体生活习性之间的整体统一和谐。就其房屋结构本身的材质、屋面瓦片的灰色调、隔墙取材或砖或石或木或竹片编织加和泥抹灰,都无不是原生态材质。它确保了居住者的安全性、亲近感、舒适感。再者,其木材初始的日光暖色调和以后渐变灰暗色调也皆与大自然的白昼色调浑然一体。

  这便是“天人合一”或者叫“天、地、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抑或就叫做建筑整体观。有人说建筑是哲学,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

  二、结构处理上辩证统一的科学观,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科技含量。

  1、结构部件对于力的分解。

  中国传统建筑除部分北方民居的砖木结构外,南方地区主要是纯木结构,但迄今人们并不清楚“木结构”与钢混结构力学上的差异究竟在哪里?钢混结构包括钢材结构的构架是方框或其他几何状型制,尽管力学理论的科学严谨使结构中每个梁柱的受力荷载都能计算的十分精准,设计时也能保守得留有余地,但只要其中一根梁柱损坏,就会破坏整体结构的承受力。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不是如现代日本式或加拿大式木材拼接再用扣件加固,而是 “穿斗式”的节点榫卯穿插连结,还有“抬梁式”斗拱的支承重量。这种结构形制使每根梁柱的荷载,由多根梁、柱、檩、枋交互分散掉了。也就是说,单一的梁或柱一旦受损,本该它承受的力会被链接于它身上或近处的若干木构件分担去许多。所以,某一根梁柱的受损,至少短时期内不至于使整座建筑有多大的影响。这可能就是任何等级的地震都无碍于木结构建筑的原因所在。

  至于究竟某一根梁与柱在整座建筑中承受了多少千牛的力,以及与它相关联的“檩”和“枋”又传递分担出多少力?由于中国传统建筑是几千年来文盲工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以完善,师徒口传心授并代代承袭而成的,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人专门去研究分析整理归纳,更不可能去运用力学原理来计算,所以至少目前还不能讲清楚。不像西班牙建筑师高迪所设计的“圣家族教堂”,也有结构上的很多如树枝般的枝杈状结构件分布,却有后人进行专题研究计算,绘制并展示出其网络结构力学模型那么精确,那么一目了然。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软肋。

  正是由于它没有量化,与钢混结构不在一个建筑理论体系,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也因此难以在全世界推广应用,并在近现代面对钢混建筑的西风东渐而败北。

  2、材质与结构节点优越于钢混结构和钢材结构。

  原木是木纤维组织的材料,并且木纤维是直线密集分布的。做一个简单不过的小实验就会明白:拿一根木头,与木纤维平衡方向进行折或砍,再与垂直方向的折与砍的功效相比,显然后者比之前者会有数十倍的差异。再者,结构节点是榫卯结构与斗拱结构,对于单一梁柱的分力又是多少?尽管至今也还是个未知数,但现实存在却明显优越于现代建筑结构的“平铺直叙”。

  尽管现代建筑也有布设钢筋时类似榫卯结构的垂直“穿(插)筋”做法,一是这种“穿筋”深度不及被穿部件的直径,两者依然带有很强的离间性。二是浇筑后的梁柱,貌似坚固,人工合成混泥土毕竟没有原木纤维的密实性,当受到如地震般的爆发力,其易折易碎性显而易见。

  目前一些现代建筑专业人士将木结构建筑的抗震现象解读为相对于钢混结构是刚性、木结构是柔性使然,恐怕过于肤浅。两者材质和结果节点孰优孰劣?原理很好理解,做专门的实验也不难。这有待于专业院校的专业人士能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出发,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给予可行的实验,用数据做出科学的解读,必然令人信服。

  3、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屋面也是结构力学的组成部分。

  这种坡屋顶和宽瓦缘,显然能大大降低自然刚风的阻力,比如台风,能够使之对面的冲击转变为对线的滑行,从而使建筑物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升,但究竟能分散多大占比的风力,也同样有待于实验研究来证明。

  三、形制范式与社会人文相和谐的思想内涵。

  传统建筑的进式院落、四合院、三合院、单一排屋、吊脚楼、檐楼等,除了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道德伦理礼制规范,也适应了居住者的职业特征与生活习惯,还有利于当地建筑群的整体和谐统一,既表现出庄重美,又体现了区域建筑错落有致的动感美,这与现代“火柴盒”几何形状的单调呆板有着巨大的反差。当然随着社会的变革,传统建筑的形制不必沿袭了,但其内在思想依然值得吸收,因为作为建筑只有规整中的变化,才是“凝固的音乐”的旋律。

  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上讲究对称照应与矛盾统一,方中带园——如院内澡井、园中带方——如塔,庭、院一体,廊道布设——如抽廊、美人靠,直曲互动——如椽角弧形上翘等形制特征,将变化起伏的节奏感体现在单体建筑中,既是承载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对立统一观,又是承袭传统人文深沉、含蓄的意蕴美、诗性美和高雅美。它与西方建筑结构的单一几何形态,是两种不同的,也完全可以并存的两类建筑美学思想,前者能够让人深究,后者却一目了然,显得肤浅。

  此外,其结构形态和户牖、雕饰件也无不隐含着给人产生良好心理暗示的丰富的文化元素,这也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背后的高雅美学思想,而不像当代仿生学派建筑的直露与低俗。

  四、也说耐久性——寿命真的不长?

  一直以来,木结构建筑易腐烂、怕火烧,较之钢混建筑寿命短,几乎成了国人的共识。但现存木结构建筑的寿命达1000年的有之,500年上下的建筑物比比皆是,而纯钢混结构和钢材结构的建筑300年以上寿命的还少有例证。至于欧洲千年历史的教堂建筑,那是石头结构建筑,当然长寿。木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低是事实,但翻开历史,可以知道中国木构建筑被火灾焚毁是改朝换代的人为破坏,而少有自然火灾导致。我们并不否认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性能,但当代的消防喷淋技术和消防材料也能弥补一定的不足,而现代钢混结构、尤其是钢材结构也并不是“烈火金刚”,如“9·18”纽约世贸大楼,还有未竣工的央视“大裤衩”。

  木结构的确更适宜于低层和多层建筑,但是山西应县木塔就有9层,其总高度也相当于10层以上的现代建筑,事实说明木结构对于高层建筑也并不是不可为,实乃古人无需求之。至于二、三十层以上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那又是另外的课题、另外的建筑类别,需另当别论,即便于钢混结构和钢材结构也是专门的类别。问题是多层建筑,尤其是乡村建筑为何不能在吸收现代建筑科技成果的同时,也留它一条生路,来继承传统的建筑文化呢?这难道不就是规避“千城一面”和“万村一色”的一条有效途径吗?

  当我们了解了传统木构建筑的上述内涵后,就应该不仅仅停留于对如今稀缺性的珍惜、对中国辉煌建筑历史的缅怀,或者满足于一时半会的观赏欲,而是让它在城镇化进程中如春笋般矗立的新建建筑群中,也有一席应有之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