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接纳·我是唯一
时间:2015-01-08 15:13:4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释果宁 

2a78637d5235b9bf828e3d1d77d79d3f.jpg

  释果宁: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住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绽放的花。

  它们的种类、形状和香味也不尽相同。清香的莲花不愿意把自己变成雍容华贵的牡丹,山坡上的野百合也不会羡慕庭院中那些娇艳的玫瑰。

  我们则不同。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眼光,并不在自己身上。我们在乎别人比我们富有,在乎别人比我们有更快乐的家,甚至在乎别人比我们漂亮。因此我们觉得,我们很不幸福。

  事实上,所谓的幸福和快乐,不在于我们拥有了多少外在事物,而在于我们能否认识和接纳自己。

  有些人说:“我早就看穿了自己,我丑陋、无能、一无是处。”而事实上,人生总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依然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往往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想要拥有更多,永远不会满足。然而所谓幸福,不是与人相比拥有更多的东西,而是一种接纳和感恩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人生,接纳世界,才是我们幸福快乐的源泉。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快乐,就看他能不能接受和感恩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谁都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想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我们总期望自己更漂亮些,因为美丽不仅能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还会让我们获得自信。

  尽管我们知道,相貌、性格和生命一样,都是我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然而,对自己不满意的念头,却时刻在折磨着我们。丑陋使我们不敢大声讲话,不敢昂起头走路,不敢面对他人的注视,在美丽的人面前,我们本能地会感到自卑。

  在禅的哲学中,特别重视“即心即佛”。其所谓的心,就是如实地接纳真实的自己。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当一个人不能肯定自己,而必须仰仗权势、虚荣、占有来肯定自己时,他就显得非常脆弱,容易被物欲所迷、被挫折激怒、被色相蒙蔽。

  唐朝牛头山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乐道怡然,优游真实”。人类只有肯定自己,才可能摆脱一切诱惑,依照自己的因缘去生活、去工作、去布施、去帮助别人,才会孕育出喜悦与活力,拥有成功而有意义的生活。人要懂得自尊和自爱,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潜能,好好发挥自己的能力,布施给社会,自己得到福报和愉悦,同时也实践了无量功德。

  唐朝有一位大珠慧海,为了问道,特地从越州大云寺来到江西开元寺,拜见当时的禅宗大师马祖。见面时,马祖问道:“你来做什么?”大珠回答说:“我来求佛法。”马祖说:“我这里没有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宝藏不顾,离家乱走做什么?”大珠便问:“什么是我自己的宝藏呢?”马祖说:“现在我问的就是你自己的宝藏,它一切俱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何必要向外追求?”

  大珠慧海在听完马祖这段开示之后,便写了“顿悟入道要门”一卷经文,发挥了圆顿的禅理。马祖赞美他说:“大珠圆明。”

  这段公案所揭示的就是接纳自己、发现真我,不去跟别人比较和羡慕虚荣,而要实现自己生活的道理。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正是“大珠圆明”的现代意义。

  或许,我们生命的那朵花,长不成繁茂的参天大树;但我们可以做一簇美丽而出众的灌木。或许我们不能成为翱翔天空的大鹏鸟,那我们就做一只自由自在的快乐麻雀吧。在佛的眼中,众生之花都是一样的灿烂美丽,都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参天大树与小灌木没有什么不同;天上的大鹏鸟跟小麻雀也没有什么差异,它们都在飞翔中,赞叹着生命的高贵,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教育家利奥·巴士卡力曾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莫拉的信徒,在大街上找东西。他的朋友看到了,问他:“莫拉,你在找什么?”“找钥匙。”他说。“我来帮你找!”朋友说着,也蹲在地上到处找。“莫拉!你记得钥匙掉在哪个角落吗?”“我在屋子里棹的。”“那你在大街上找什么?”朋友责怪他道。

  “因为街上比较亮啊!”信徒莫拉说。

  现代人遗失了“自我之钥”,却不回到自己的生活园地中寻找,而在汲汲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中寻找。我们总是觉得别人的世界会更好,总是在意别人的评价,而认识不到自己就是唯一,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最值得珍惜的。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之花面前,我们便是自己的佛。认识了自己,接受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美丽,我们便可像佛祖一样,对着自己的生命之花,衷心赞叹,会心微笑。

相关新闻
24h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人物专栏 More>>
韩晓明 城市化委员会城市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副主任、北京云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能源管理师
范新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斌:国瑞地产副总裁兼北京公司董事长 房超 华贸中心创始人 华贸集团董事长 朱凤泊 北京宝氏华商经济发展集团董事长 寇有观: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国家公派留美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ESRI、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部门从事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区域规划、卫星遥感和信息系统 李秀森 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木城:1955年9月生,中国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台北师专毕业,就读淡江大学英文系,赴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修习教育硕士,并于校长任期间到台湾大学政治研究进修公共政策。 张益: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金元浦,浙江浦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文化与艺术专委会专家顾问,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大教授、博导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