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单位,不用“朝九晚五”,有着还算不错的收入……也许,你会羡慕这样的生活。
然而,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养老保险,不知未来怎样,这些都让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安全感。
他们是刚毕业不久的90后大学生,“隐性”地处在相关部门的就业统计之外,但却或悠闲、或焦虑地生活着。
人物1
两份工作
一个为糊口一个为梦想
张璐,25岁,201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的她没有选择去学校当老师,也没有去文化单位。“我有自己的工作室,做一个护肤、保健方面产品的代理,算是从商吧!”张璐介绍说,“刚开始做时比较忙,现在顺利多了,多数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只在有客户的时候去接见一下。”
事实上,张璐也曾有过“稳定”工作。大四实习时,她考了公务员,在老家抚顺一个文化馆工作,不过还不到一年便辞职了,“每天被束缚在办公室、文件里,觉得没有价值感。所以就辞职了!”她说。
辞职后,张璐筹备生意的同时,还在抚顺一家教育机构定期教小孩声乐、钢琴。“怎么说呢,两个工作,一个是负责养活我的,一个则是用来实现梦想、体现自我价值的!”张璐说,目前她每月能挣一万五千元左右,却没有各种保险、公积金等,不过她一点不担心,“我不想为了让别人给我交保险而工作,我相信,我有能力负担自己的养老。”她说。
人物2
全国各地打比赛赚奖金
“现在收入还可以,但运动生命很短”
走南闯北、打比赛、当教练——这便是今年7月刚毕业的殷特特近几个月的状态。
殷特特是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做了两个月营销经理后,他决定干他的老本行——体育运动。特特说,现在他主要从事的是山地越野项目, “就是在户外进行越野跑、山地自行车运动等,都是高强度的。”“我们团队在国内排第四,基本上国内比赛都能取到名次,也就都有奖金。”他笑着说,从8月到现在,他参加了十余场比赛,“平均下来每月也能有万八千的收入吧。”他说。
采访中,特特正坐火车去张家口,他要在那里的崇礼滑雪场当滑雪教练。“虽然现在看收入还可以,但我父母觉得东跑西颠的总不是个事儿,我也知道运动生命比较短暂,但正式工作并不容易找,即便找到了,收入也不多。”阳光开朗的特特也有些不安和担忧。
他告诉记者,他的同学有些当了老师,有些在俱乐部当教练,生活也缺乏保证。“我打算明年学潜水,之后当潜水教练,或许能够从事的时间更长点儿。”他说。
人物3
黑白颠倒做网商理货员
“必须先赚够了钱才好做其他事情”
“现在就是为生存,以后再去想生活。”1990年出生的小彬说这话时,显得很成熟。
小彬老家是内蒙古的,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之后做过导游、业务员等。而在今年年初,他与女友来到福建。
“我现在负责给网商取货、理货、发货,跟女友两个人一起干。”小彬告诉记者,“我们需要检查好商品是否有毛病,然后装好后才能送到快递公司。”
仅仅来福建几个月,小彬和女友的月收入就能达到两三万,“以前也有正式单位,但说到底也是给人打工。现在虽然辛苦,但自己当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赚得也多多了。”他笑了。
虽然赚得多,但这并不是小彬想要的生活。“这地方的人都在干类似的活,白天睡觉,晚上接单再发货,日复一日,都是为了赚钱。”小彬很郑重地说,“我想让生活质量更好一些。”所以小彬还要坚持再干几年,“必须先赚够了钱,有了第一桶金才好做其他的事情。”他一再强调,“赚钱并不是我真正的追求……”
■专家分析
应该让隐性就业者
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隐性就业者行列,他们大多是学艺术、体育、翻译、设计和技术类的专业。
自谋职业是自救也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隐性就业者的成因,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立波分析,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人,每年新增岗位只有1000多万,找到满意工作不易。另一方面,90后的就业观念和形势也在转变,选择更加多元化。
王立波表示,大学生这种自谋职业能够分流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焦虑,也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但除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外,大多数人还是应该先进入企事业单位,得到技能和交往双方面的磨练和教育,最终获得经验、晋升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保障
尽管有些隐性工作者满足于现在的状态,但也有人像殷特特一样内心缺乏安全感,普遍认为“不知干到何时”。
王立波说,由于隐性就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其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应切实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解决这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关话题
高职生收入超名校生
“985”“211”,咋整?
尽管教育部已正式澄清无意废除“985”“211”工程,但关于这两者该何去何从的讨论并没有停止。
有人甚至质疑:一些“985”“211”院校毕业生的月薪还不如高职生,这样的“国家工程”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梳理网上各类评论,“正反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造成就业歧视。“985”、“211”成为一些单位就业招聘设置的“门槛”,很多一般高校学生认为这是就业歧视。
二是导致科研资金分配不均。有网民认为,一些高校占用“211”“985”的教育资源,却并没有做出什么大成绩,很多大学不比它们差,却无法享受应有的资源和机会。
三是标签化认定“名校”易形成误导。一些网民反映,普通本科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和筹资能力有限等问题,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受限,继而造成高中教育不平衡发展。”这一观点遭到许多“211”“985”名校学生的反对:我们高考付出了大量艰辛和努力,就是为了考名校,这种标签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为78.1%,高于“211”和“985”院校平均水平;工资方面,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3157元,高职学生略高于名校生。
对此,郑风田认为,怎么吸引一些优秀人才去学技术,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有人建议把一半高校转为高职院校,这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广东教育专家孔晓明表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不可偏废,“在精英教育方面,中国不缺大学,但缺少一流大学。“985、211工程”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或许,可以在‘985’‘211’学校中以10%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