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法律进村”助推乡村管理法治化
时间:2014-10-14 21:19:3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厂佳 
  2012年6月以来,白云区司法局在全区开展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安排了22家律师事务所的168名执业律师,与全区368个村(社区)结成法律帮扶对子。以白云区京溪司法所为例,每周都能见到广东某律所副监事长王国安。这位小有名气的律师,在过去7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免费为京溪街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如今俨然是众多村(社区)的“御用大状”。(10月12日《广州日报》)

  “法律进村”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进步,正如新闻里所说的,自从专业律师来后,村民开始告别“武力式”维权,越来越多的村民懂得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以白云区京溪司法所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调处的重大纠纷已达69件。

  传统社会中,乡村治理以乡绅治理为主,乡绅在当地享有威望,承担社会救济、抚恤难民、兴立乡校、推行教化,实现“端本善俗,以一方之贤士化一方之莠民”。而进入新时期,乡绅阶层逐渐瓦解,农村治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管理真空”。政府管理难以直接触及这一“神经末梢”,村民自治时有不济,在利益多元、矛盾频发的乡村社会,难免出现混乱。转型中的中国农村,也逐渐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迈进。利益导向逐步取代血缘导向,利益纠纷增多、维权手段单一,冲突不断,已成为不少乡村面对的棘手问题。当农村矛盾爆发时,有些村民习惯于“武力维权”;有些村民有理无理都热衷“闹访”,试图给上层施加压力。这些高成本的维权方式不仅进一步激化矛盾,两败俱伤,而且也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法律进村”在乡村转型中显得迫切且重要,也是建设法治国家不可绕过的一环。让法律做公正的审判官,才能缓和乡村转型过程的阵痛。

  白云区的“法律进村”是一个范本,值得推广。一方面,让乡村治理走向法治,走向现代化。依法维权成为村民的选择,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增进社会和谐,降低行政成本。白云区京溪经济联社律师在处理部分村民要求获得宅基地及股权时,利用村规民约,调解纠纷,“让闹访的人没有希望,才不敢闹访”,终于解决这一烫手山芋。这一经验可以复制到我国不少农村地区。

  另一方面,法律进村补上乡村“普法”的一课。当前中国缺少的并非法律文本,而是法律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因法制观念淡薄,违法案例常见诸报端。知法方能用法,知法方知违法,让村民通过身边律师的言传身教,提高法治意识,让“有事找干部、讲理找律师”成为一种新风尚,对于乡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大有裨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