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日表示,我在几年前提“中国模式”的时候,跟国内一些学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提的“中国模式”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而我说的“中国模式”则是把中国的发展看成一个客观的对象来理解,它有很多的经验,也面临很多的困局。现在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我更相信,“中国模式”是存在的。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
郑永年说,从各国经验看,中国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欧洲道路。一种原始资本主义式的发展,对资本毫无节制,而对社会毫无保护,结果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兴起,促使欧洲从原始资本主义逐渐转变为福利资本主义。第二种是东亚道路。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发展。从而避免了类似于欧洲那样的长时期、大规模的工人阶级运动。第三种就是成为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发展中国家。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建立内需社会。
“对中国来说,这三种道路都有可能。但很显然,东亚道路比较理想。”郑永年说,面对新的形势,中国要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要大力进行社会改革,确立社会政策。